从美国版的“孔融让梨”看德育.doc

从美国版的“孔融让梨”看德育.doc

ID:50317930

大小:2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08

从美国版的“孔融让梨”看德育.doc_第1页
从美国版的“孔融让梨”看德育.doc_第2页
从美国版的“孔融让梨”看德育.doc_第3页
从美国版的“孔融让梨”看德育.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从美国版的“孔融让梨”看德育.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从美国版的“孔融让梨”看德育王晓春这是我昨天晚上从广播(经济之声)里听到的:美国某小学学习中国文化,教师讲了孔融让梨的故事,然后问一个学生:“你会把盘子里的大梨让给邻居男孩吗?”这孩子回答:“不会。”教师问:“为什么?”他回答:“他吃什么东西都会剩下,我如果把大梨给他,他会剩很多,那不浪费了吗?”教师问第二个孩子:“你会把大梨让给别人吗?”他也回答:“不会。”教师问:“为什么?”他说:“我拣大的吃,我爸爸妈妈才会高兴。”教师又问第三个孩子:“你会把大梨让给弟弟吗?”他也回答:“不会。”教师问:“为什么?”他说:“大孩

2、子吃大的,小孩子吃小的,这样才公平。”教师问第四个孩子:“你会把大梨让给哥哥吗?”他也回答:“不会。”教师问:“为什么?”他说:“我哥哥很坏,我当然不能把大梨让给他。”教师再问第五个孩子:“你会把大梨让给哥哥吗?”他挺痛快,说:“会的。”教师问:“为什么?”他说:“我不爱吃梨,都送给他好啦!”  故事的结论是,美国教师注重孩子的个人意见,并不强求大家看法一致。  我不知道这个故事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甚至不知道他的作者是美国人还是中国人,不过我们可以看出,进行品德教育,还有这样一种思路,这种思路和我们的传统德育思路有

3、差别。  我们中国人是把孔融让梨这类故事当成“道德样板”来宣讲的,而美国这位教师,看起来是把这件事当作一个“事例”介绍给学生的。根本区别在此。  既然是样板,那就是标准答案,标准答案是无须讨论的,你的任务只是接受它,照着做。案例则不然,案例是可以讨论的,你可以有自己的看法。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学习姿态,虽然都是学习。  显然,标准答案与“一刀切”有亲缘关系,标准答案与形式主义有亲缘关系。因为既然是标准答案,其他想法就没必要考虑了,最多是加以批判而已,要的是“行动一致”(大家拿到一盘梨都把大的让给别人),至于你心里怎么想

4、的,那不重要。表面的一致,好看,那是最重要的。这就是所谓“礼数”。  所以,我们的这种德育几乎必然是“掩盖矛盾”的教育。在我们这里讲孔融让梨,其实小孩子的心里也会和美国这些小孩子差不多,有各种各样的想法,有的想让,有的不想让,想让与不想让也都有形形色色的理由,这实属人之常情,哪国孩子都如是。但是在美国,教师鼓励孩子说出来,而在我们这里,教师则可能鼓励孩子“照大人希望的那样说”(其实往往是说假话),于是孩子的真实心理就被掩盖了。舆论“一致”了,行动可能也“统一”了,但矛盾还在,并未减少,而且在逐渐积累。所以我们的学校里

5、(社会上其实也差不多)往往是在歌舞升平之中、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突然出现问题,把大家吓一跳。其实这是很正常的,不这样倒奇了怪了。  我们的德育强调的是群体的行为规范,实际上更重要的是个人的自身修养,后者才是真正自觉的道德。法律是强制规范人们外部行为的,道德则是调理人们内心想法的。法律是“外向”的,德育是“内向”的,德育的重点在内不在外。内部的东西最容易作假,所以德育必须注意真实性。这就必须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让孩子发表对德育案例的真实想法,让不同的意见互相碰撞,促进学生头脑中的“道德思考”,以便真正解决他的认识问题。

6、过去管这种事叫做“改造世界观”,现在看来,称之为“道德思维教育”更合适一些。德育必须启动学生真实的“道德思考”,否则就不会有实效。这种思考见效比较慢,但是扎实。而那种只注重外表的“贯彻”式的德育,虽然见效快,却往往是“豆腐渣工程”。  德育决不能放任自流。让孩子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不等于这些看法教师全都认可。教师应该有自己正确的立场,而且应该表明自己的立场,只是教师不应强迫学生赞成自己的看法(强迫只能造成虚伪)。但引导作用不能放弃。上面故事中那位美国教师,这方面做得不够。毕竟谦让是一种美德,而所谓谦让,本质上是需要放

7、弃一些个人利益的。完全拒绝任何谦让,将走向彻底的利己主义,那就不需要道德了。上述几个孩子的说法,虽然都有各自的道理,但都有些自我中心,依我看都应该给予适当的引导。尊重不等于放任,引导不等于控制。正确的教育,火候其实很难掌握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