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试“先学后教”教学模式.doc

初试“先学后教”教学模式.doc

ID:50321379

大小:13.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08

初试“先学后教”教学模式.doc_第1页
初试“先学后教”教学模式.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初试“先学后教”教学模式.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初试“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犍师附小张燕参加县上的“先学后教”教学研讨活动已经好长一段时间了,总想试试,却一直没进行。上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我想这部分知识是新内容,以前学生很少接触,所以决定试试!上课的前一天下午放学时,我让孩子们回去自学“乘法的初步认识”。第二天上课时,我首先问孩子们:“你们回去自学了这部分内容,知道了什么呢?”班上的李维嘉同学举手了,他站起来说:“我会背乘法口诀了”。另外有好几个孩子也附和说:“我会,我也会!”。我问,还有别的吗?王银坤同学站起来说:“我知道几个数相加就能用乘法”。王银坤同学是一个比较爱动脑筋的孩子,我觉得这个问题都很有价值,于是赶快把它写在了黑板上。我接

2、着问:“你们还有什么问题不明白,想问问的呢?”孩子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过了一会儿终于有孩子举手了!周紫颜同学站起来问:“什么是乘法?”,班长王棚立站起来问:“为什么要用乘法?”车泓极小朋友问:“乘法有什么用?”……我觉得这些孩子太可爱了,他们提出的问题,不正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重难点内容吗?其他孩子虽然没提出什么问题,但这些孩子所提出的问题也是他们想知道的,于是我把这些问题都一一板书出来。孩子们自己提出了那么多问题,都想尽快找到答案,一个个都特别专注。接着,我出示了游乐园的主题图,我问:“孩子们,你们看看你发现了什么信息?”一个孩子说:“我看见了过山车?”我提示说,你能说得详细一点吗?那孩子

3、补充道:“我看见过山车每节车厢上坐了两个人,它有6节车厢。”受到这个孩子的启发,又一个孩子说:“我发现小火车有3节车厢,每节小火车上坐了6个人。”另外两个孩子一个说发现有4架小飞机,每架小飞机上坐了3个人,一个说看见了旋转木马,其中有三个木马上是3个人,有一个上坐了2个人。我接着问:“根据这些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很多孩子举手。我把他们提的问题全部写出来,什么“过山车上一共有多少人”(这个问题我故意写在靠下面一点)“小火车上一共有多少人”“小飞机上一共有多少人”“旋转木马上一共有多少人”(虽然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不是这节课的重点,但我还是把它写下来了,因为学生提出来了,我可以捎带说一下乘加

4、)。接下来我让孩子们自己试着解决问题,我把他们之中有代表性的方法展示出来,比如2+2+2+2+2+2,和他相对应的2X6或6X2,尤其对后两种方法让学生讨论,判断正确与否,还让写这样算式的孩子讲解这样写的理由,以及算式中每个数字所表示的意思。强调了6的含义。通过比较,孩子们明白了,乘法是加法的一种简便运算,他可以让加法计算更简便。然后我又出一题目,假设小火车有10节车厢,一共能坐多少人?多数孩子写的是乘法,也有少数孩子写的连加。接着我又说:二(6)班有30个方位,每个方位上坐了2个同学,看谁能算出该班一共有多少个同学?比比谁先写完算式。这下孩子们都写乘法了。我反问他们为什么不写连加了,孩子们都

5、说用乘法计算更简便。回过头来看他们先提出的问题,他们都能回答了。但有一个问题,我让孩子们讨论:几个数相加就能用乘法吗?孩子们通过讨论,得出“相同的数相加用乘法才更简便!而不同的数相加,用乘法不一定简便!”在此我做了一下总结,比如有些不同的数相加,虽然有些可以通过变通,改用乘法,但有些变化的过程反而使计算更复杂!我们要灵活使用。通过这次尝试,让学生先学习,再教学,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学习,学生的积极性更高了,参与意识更强了,也更投入,效果自然比平时填鸭式教学好多了。看来这种“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值得我们长期坚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