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我对《思考的技术》一书的理解.doc

谈谈我对《思考的技术》一书的理解.doc

ID:50336893

大小:4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08

谈谈我对《思考的技术》一书的理解.doc_第1页
谈谈我对《思考的技术》一书的理解.doc_第2页
谈谈我对《思考的技术》一书的理解.doc_第3页
谈谈我对《思考的技术》一书的理解.doc_第4页
谈谈我对《思考的技术》一书的理解.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谈谈我对《思考的技术》一书的理解.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谈谈我对《思考的技术》一书的理解《思考的技术》主要从例举一些宏观的经济问题或社会问题,进行反复思考,找到问题的根本,从而得出解决办法的主线。作者大前研一在被我们忽略的思维方法中提炼出一套芜整的让人耳目一新的思考技术。我认为本书的成功主要因素有以下两个:一是大前研一扎实的调研功底积累和大量的思维练习;二是大前研一独特敏锐的眼光,这与他MIT理科博士出身,在麦肯锡从事咨询顾的工作背景密不可分。《思考的技术》的核心思考逻辑是假设——调研——论证——结论——再调研——再论证准确的结论,这是理科生最常用的逻辑方式,然而在处理日常工作时往往忽略了。这是由于我们从小填鸭式的教

2、育方式不注重思考方式的练习所致,理科议题的逻辑周期往往长达1-3年或者更长,处在这么长的周期内,理科生往往只关注论证工具和论证结果,而容易忽略了整个议题的论证逻辑。本书最大的特点是大量丰富的案例分析使本书的核心论点更为易懂。这也是大前研一独特的优势所在,他跑遍美国50各州里的49各州,做过2000以上的咨询案例分析,这是其他管理咨询师所不能企及。除了思考方式和案例分析,大前研一反复提到很多成功必备的素质和一些新的经济概念:如工作的紧迫感,对事不对人工作态度,常态化的思维练习;非线性时代概念,熟悉倍数经济概念,其中一些是我们所非常熟悉的,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被我们

3、所忽略。而大前研一却非常好的驾驭了它们。下面介绍本书的7大章节内容。本书提出4个空间经济的概念:实体经济、无国界经济、数字经济、倍数经济。让读者顿感奇感,前三个经济概念大家都很熟悉,所谓的倍数概念,强调知识创意,思考方式的差距会造成收入差距数百倍甚至上千倍的差距。第一章介绍了本书介绍的全新思路,即麦肯锡思路:数据分析——假设——搜集证据——验证——真正结论。其中提出现象不能当作原因,细化分析找出真正原因的重要性,而找出真正的原因,离不开实地访谈。然后经过绝对必要的验证过程,得出结论,这个结论应该是能让自己信服的结论。结论并不表明思路结束了,没有解决方案的结论仍然

4、不是完整的结论,需要指定详细的解决方案,并跟踪实施。第二章:MIT的学习经历使作者具备了科学的思考方法,即假设——搜集并分析——结论。强调积累事实才能导出结论的唯一途径。以大量的资料及累计的实施为根基,导出敏锐的结论才具有可用性。为了锻炼解决问题的思考力,必须让脑子习惯思考。利用一切琐碎的时间,不断练习思考新的问题。第三章:如何用逻辑去打动人心。所谓的说服力就是充分考虑对手的心理状态和逻辑能力。组织一个符合他的逻辑结构和思维方式。注意给出建议的技巧。一般一个建议最佳,建议给多了,知会让执行者犹豫不决。有事实为证的建议,魅力无穷。提案一开始就要提出自己的调查结论:

5、掌握流程的重点就是用简洁的语言做简洁的分析,每部分做一个结论,然后应用所累计的多个小结论导出自己认为绝对正确的整体结论,再以这结论提出有证据支持的建议。总结下来打动人心的逻辑要点是:合理的表达逻辑,金字塔结构的逻辑关系,可靠的调查依据,多次的检验,对卩PT报告反复熟练掌握。第三章:洞察问题的本质。不能轻信媒体或他人的结论。需要对事不对人的态度,才能洞悉本质。不能忠于事实,不但无法洞悉问题的本质,还不能得出真正的解决方案。同时需要在企业建立忧患意识,世界上优良企业的共性是具有吸收异己特质进入企业文化。例如GE的“冲突对抗”,丰田公司的“忧患意识”。第四章:非线性思

6、维。所谓的线性思维就一定会得到正确的答案的直线思维方法。但是在非线性以及复杂理论的世界里,只要初期条件有些不同,结果就会变得无法预测。这需要我们跳出原有体制来思考,为没有答案的问题寻找答案。而我们的填鸭式的教育方式是培养不出非线性思维的人才,相对来说,欧洲国家更注重学生思维方式而不是知识的培养。对于我们培养这种思维方式建议,是生活简单化,把需要思考的事集中起来思考,不需要思考的就不要想。第五章:让构想大量涌现。这需要摆脱陈旧思维方式,利用新事物或假日休闲方式刺激脑部,从而然脑部变的更灵敏。思考就是常常提出疑问,然后自己努力寻找解答。但思考必须有紧迫感,这样才能全

7、心投入。与别人辩论是一种有效的思考方式。第六章:解读五年后的商机。对一个商业公司的前景进行分析,需要先分解其功能在进行思考,如它的价值功能是否持续发挥作用,这种功能倾向是变强还是减弱,价值功能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否发生变化。例如通过以上功能分解来思考,可以分析移动电话未来将成为电脑、音乐、影响、电子钱包的终端。前五章逻辑思维让发展新事业变简单,新事业成功需要以下四要素:1)事业领域的定义必须明确;2)分析现状进而推断未来的方向,针对因果关系来设立简洁而具有说服力的假设;3)专注于自己应选择的方向,即使出现几个可能的选择,也应该专注;4)不能忘记基本殳,排除已经发生

8、变化的情形但不偏离原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