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版语文第九册第三单元.docx

s版语文第九册第三单元.docx

ID:50365351

大小:34.97 KB

页数:18页

时间:2020-03-08

s版语文第九册第三单元.docx_第1页
s版语文第九册第三单元.docx_第2页
s版语文第九册第三单元.docx_第3页
s版语文第九册第三单元.docx_第4页
s版语文第九册第三单元.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s版语文第九册第三单元.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单元11七律·长征设计思路:《七律·长征》这首诗,字数不多,但它所叙述的历史事件距今较远,更由于它属于七言律诗的范畴,个别字词含义较深奥,学生在理解上有困难。因此,在教学设计上体现以下几点:1.课前老师、学生共同上网、搜集资料,了解历史背景,了解红军长征的主要事件,激发学生兴趣,为学习本课作好铺垫。2.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知识的迁移。通过形象、直观的多媒体课件,再现历史壮观情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感悟,入情入境地体会诗人跌宕起伏的思想感情。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认识6个生字,学会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逶迤、磅礴、泥丸、铁索、岷山”等词语。2.理解诗意,充分感觉红军战士的革命英

2、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熏陶。3.有感情地朗诵全诗,感受诗的节奏和韵律,增强对七律诗这种体裁的感性认识。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理解诗句含义,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教学难点:通过重点词句体会红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课前准备:1.课前布置学生查找有关资料,了解长征的相关知识。2.生词卡片。3.课件。教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走近长征师:今天我们学习一首七律诗——《七律·长征》。师:长征是永载中国革命史册的光辉历史,齐读课题——师:长征是国人引以为豪的一段历史。齐读课题——师:七律长征的作者是一代伟人毛泽东。让我们一起怀着崇敬的心情呼

3、唤他的名字——师:你对长征又了解多少呢?谁来说说?(指名说)师介绍长征知识后:带着你的理解,我们一起走进《长征》。二、初读诗歌,感知大意,质疑问难(一)正确、流利的朗读诗歌。1.朗读诗歌,把诗读通顺,生字读准确。(生自由朗读诗歌)2.(展示课件第三屏步骤一)看看同学们课文读得怎样了?其他的同学仔细听,从正确和流利两方面进行评价。请注意加线的字的读音,谁来试试。(生读诗歌,评价)师:老师也想读读,请同学们评评。(师范读)3.小结:介绍七律诗的特点,(展示课件第三屏步骤二)然后听一听范读,自己再读一读。4.全班齐读。(二)质疑问难,以学定教。1.请同学们小声朗读课文,看看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4、。2.学生边读边思考。质疑。三、再读诗歌,读悟结合,理解诗意,指导背诵(一)出示学习提示:1.悟看注释、结合资料及预习情况,说说这首诗写了什么?(用诗中的一句话来回答。)理解诗句的意思。2.说与小组同学交流学习成果。(师提示学法: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要一碰到问题就查资料或问别人,自己应该先想一想,猜一猜,可能是这个意思,可能是那个意思,然后再通过查资料或问别人来验证自己的理解是不是正确,这叫——猜读法)3.读把自己对诗句的理解试着用朗读表现出来。(二)合作交流学习。1.同桌合作学习。2.交流理解,读中悟,悟中读。(1)这首诗写了什么,能不能用诗中的一句话来回答。(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

5、山只等闲。)(2)说说你对诗句的理解。学懂了一字说一字,学懂了一词说一词,学懂了一句说一句,各抒己见。3.交流,预设以下几个环节:(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①(展示课件第四屏)说说自己的理解。抓住诗句中的词语“万水千山”“远征难”。“不怕”和“只等闲”理解。②学生练习朗读,指名有语气朗读,并试着背一背。③从这两句诗中你感受到什么?(红军不怕艰难困苦的、乐观向上的精神。)(2)(展示课件第五屏)“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①(展示课件第六屏步骤一)展示南岭山脉和(展示课件第六屏步骤二)乌蒙山的图片,理解“逶迤”和“磅礴”。②在红军的眼中这逶迤的五岭、磅礴的乌蒙山

6、却像什么?③“腾”能否换成“流”呢?“走”能否换成“跋”呢?④指导、练习朗读。(3)(展示课件第七屏)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质疑:为什么说“金沙水暖,大渡桥寒”呢?)①(展示课件第八屏步骤一)出示金沙江图:这就是险峻的金沙江,当时敌人疯狂地说,一只鸟飞过去都是妄想,你们知道红军是怎样渡金沙江吗?(师介绍当时红军渡金沙江时的背景资料)②知道这个背景资料,你会怎么读?(生读)③我觉得你读得很轻快,你为什么这读?④起来读一读,看看聪明的你是不是真的高兴?我们胜利了(读)——我们不费一枪一弹胜利了(读)——面对穷凶极恶的敌人,面对险要重重的金沙江,我们不费一枪一弹胜利了(读)师:

7、现在,你知道“暖”字表达的感情吗?(生各抒己见)师:(展示课件第八屏步骤二)为什么用“寒”字来描写铁索桥呢?由“寒”字你联想到了什么?生1:看到“寒”字令人有种毛骨悚然的感觉。生2:我想到了当时战斗非常激烈,红军冒着敌人枪林弹雨前进,视死如归。生3:我联想到红军战士攀着十三根铁链、面对敌人的狂轰乱炸艰难前进,下面又是水流湍急的大渡河那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师:你认为该怎样读这句诗?学生练习朗读,指名读。(4)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①(展示课件第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