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沂州实验学校发展规划.doc

临沂沂州实验学校发展规划.doc

ID:50367904

大小:39.0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20-03-08

临沂沂州实验学校发展规划.doc_第1页
临沂沂州实验学校发展规划.doc_第2页
临沂沂州实验学校发展规划.doc_第3页
临沂沂州实验学校发展规划.doc_第4页
临沂沂州实验学校发展规划.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临沂沂州实验学校发展规划.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临沂沂州实验学校发展规划(2015年—2018年) 第一部分学校发展背景分析    临沂沂州实验学校是一所临沂市教育局直属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前身是隶属于济南铁路局教委的两所铁路职工子弟学校,即临沂铁路小学、临沂铁路中学,1997年6月合并为临沂铁路职工子弟实验学校。随着铁路改革的深入发展,学校于2003年12月移交地方,成为一所市直学校,更名至今。学校占地41.4亩,建筑面积21790平方米,现有教学班60个,其中小学36个班,初中24个班,在校学生3942人,在职教职工236人。   近年

2、来,学校先后获得: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规范汉字书写特色教育学校,临沂市教育科学研究示范学校,临沂市素质教育示范学校,临沂市初中教学工作先进单位,临沂市小学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家长示范学校,山东省中小学远程研修先进单位,山东省科普创新示范学校,全国青少年科普创新示范学校,全国优秀家长学校,全国“平安校园”建设先进学校,全国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全国语文教改示范校,临沂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临沂市家庭教育工作先进集体,临沂市师德建设先进集体,临沂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少年

3、儿童科技发明教育基地,全国特色学校等众多荣誉称号。   一、学校办学优势   (一)办学条件相对较好。   近几年来,学校高起点高标准新建了两座教学楼,改建了一座科技楼,学校完成了整个校园的硬化、绿化和美化,高标准配齐配足了先进的教学设施设备,安装了大屏幕一体机65套,完成了标准化数字校园基本硬件建设,实现了信息教学“绿色班班通”,建成了标准化考场60个,建有室内体育馆和铺设塑胶跑道的田径场各一个,有舞蹈、陶艺、技术、图书、阅览、微机、实验、机器人、科技活动等功能教室。校园环境优美,教风学风浓郁,教

4、学设备先进,是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的乐园。   (二)师资力量比较雄厚。   目前,学校在职教职工236人。其中高级教师30人,一级教师85人,具有研究生学历22人,本科学历192人,教师学历达标率100%。现有省特级教师3人,沂蒙名师1人,省优秀教师2人,市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21人,市教学能手15人。性别结构:男教师:76人,女教师160人。年龄结构:30岁以下教师90人,占38%;31-50岁教师112人,占47%;50岁以上34人,占15%。合理的师资结构、较强的师资力量,为学校的持续快速

5、发展提供了保障。   (三)前期的改革探索奠定了较好基础。   近年来,我们对“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办学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明确了“九年奠定一生”的办学理念,树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观,构建了“一二三四”办学策略,确立了“科技先行,特色强校”发展之路,形成了比较鲜明的科技特色。在深化课程课堂教学改革方面,我们进行了小组合作学习、语文主题学习、音体美选课走班、德育序列化教育的改革与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改革创新给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带来生机和活力。    二、学校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学校

6、规模和班额过大。   学校现有60个教学班,3942名在校学生。按照标准要求:小学生均占地不小于26.01平方米;初中生均占地不小于24.32平方米。而学校占地面积仅41.4亩,生均占地面积只有5.53平方米。   学校现有小学36个班,学生2380人,平均班额66人;初中24个班,学生1562人,平均班额65人。超大的规模和过大的班额给教育教学管理带来不小的困难,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还不能很好的落实。    (二)课程建设不够优化。    主要表现为:课程理念还没有达到高度的认同,课程建设与学校育人

7、目标吻合度不高,课程的整合还处在设想阶段,课程体系架构不够清晰,精品课程还较少,选课走班课程过于粗线条运作,课程评价还不到位。   (三)课堂教学改进有待深入。   主要表现为:教师课堂教学理念略显沉旧,教学方式有些传统单一,小组合作学习还处于起始阶段,语文主体学习刚刚起步,整体教学虽然有所改进,但仍处于低位徘徊,经验总结提升推广不够。   (四)教师队伍建设有待于加强。   主要表现为:教师成长缺少规划,成长路径不够明确,教师个人成长规划不够清晰,成长助推方式不丰富。教师缺乏专业引领,外出学习机会

8、不够多。   (五)教研科研活动不够深入。主要表现为:缺少教研科研的制度设计,学科组教研流于事务性工作,科研活动与实际需要解决的问题相偏离。整体教科研气氛不浓,积极性不高。   (六)德育序列化设计与实践不到位。   主要表现为:缺少从一年级至九年级的系统性设计,阶段性、年级性目标指向不够明确,实际运作中过于碎片化。学生的自主管理还有待加强,家校携手还有待加强。   (七)九年一贯制学校的优势没能充分发挥。   主要表现为:中小学壁垒未彻底消除。纵向很长,横向较短的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