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MC_AM_阳离子絮凝剂的絮凝性能研究.pdf

PDMC_AM_阳离子絮凝剂的絮凝性能研究.pdf

ID:50376627

大小:138.25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05

PDMC_AM_阳离子絮凝剂的絮凝性能研究.pdf_第1页
PDMC_AM_阳离子絮凝剂的絮凝性能研究.pdf_第2页
PDMC_AM_阳离子絮凝剂的絮凝性能研究.pdf_第3页
PDMC_AM_阳离子絮凝剂的絮凝性能研究.pdf_第4页
资源描述:

《PDMC_AM_阳离子絮凝剂的絮凝性能研究.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02年9月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Sept.,2002第25卷第5期JournalofSichuanNormalUniversity(NaturalScience)Vol.25,No.5P(DMC-AM)阳离子絮凝剂的絮凝性能研究赵仕林,朱明,罗娅君(四川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四川成都610066)摘要:对P(DMC-AM)的絮凝条件、P(DMC-AM)与不同种类的絮凝剂的絮凝性能比较和不同工业废水的絮凝处理效果比较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P(DMC-AM)的最佳絮凝条件为:[G]=700~800mLPg,用量为1

2、.5~3.0mgPL;在电荷密度较大,分子量较大的各类有机污(废)水体系中,CODCr的去除率可达65%~90%;P(DMC-AM)絮凝性能优于聚合硫酸铁、聚碱式氯化铝和PAM等常用絮凝剂.关键词:P(DMC-AM);阳离子絮凝剂;絮凝性能中图分类号:X131.2;O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395(2002)05-0503-04P(DMC-AM)即聚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pHS-3B精密pH计;D-120型电动搅拌机.化胺是一种多功能、高活性的阳离子絮凝剂,也是1.2实验方法用D-120型电动搅拌机作定时搅一种表面活性剂

3、.阳离子絮凝剂不仅具有电荷密度拌,在500mL的玻璃烧杯中进行实验.定量取500mL可控、电荷分布均匀、在水处理中用量小、絮凝速度待处理废水,在快速搅拌(100~120rPmin)下定量加快、产生污泥含水量少等优点,而且使用后易为水入絮凝剂,搅拌5min,使絮凝剂与废水充分作用,然环境中微生物所分解.因此阳离子絮凝剂在美国等后降低转速至20~30rPmin,再慢速搅拌5min,静置[5]发达国家已占合成絮凝剂的60%,这几年仍以大于10min.最后取烧杯上层清液进行CODCr值测定.[1]10%的速度增加,然而在我国近10年来才开始对CO

4、DCr(原废水)-CODCr(絮凝后)CODCr去除率(%)=@100%.阳离子高分子絮凝剂进行研究.目前已开发成功的CODCr(原废水)[2][6]品种较少,絮凝效果也不理想.由此,加强阳离子1.3分析测试CODCr用K2Cr2O7法;pH值用pH絮凝剂的开发和应用研究,对我国的给水生产和废计测定.水处理以及工业生产中的固液分离都有十分重要1.4实验样品(1)气井废水,采于川西北矿某气[3]意义.井;(2)屠宰废水,采于成都某屠宰场;(3)造纸黑本文从P(DMC-AM)的絮凝条件(G值,pH,用液和中段废水,采于成都市某造纸厂;(4)农

5、药废量)、P(DMC-AM)与几种常用絮凝剂的絮凝性能比水,采于绵阳市某农药厂;(5)印钞废水,采于成都较和P(DMC-AM)对不同种类工业废水的絮凝效果某印钞厂;(6)酿造废水,采于成都华阳某酱油厂.比较等方面进行研究.其目的在于寻求一种絮凝性2结果与讨论能优良、絮凝用药量经济、工艺操作简便、适用范围广的絮凝剂.目前同类的研究尚未见报道.2.1P(DMC-AM)的絮凝性能与条件絮凝机理是复杂的物理和化学过程.因此,影响絮凝作用的因1P(DMC-AM)的絮凝性能实验素也是复杂和多方面的.本文以造纸中段废水为絮1.1试剂与仪器凝处理的实验对

6、象,探讨P(DMC-AM)的分子量、使1.1.1试剂P(DMC-AM),由四川师范大学环境用量和使用pH值等条件对絮凝性能的影响.[4]化学教学研究室自制;PAM(聚丙烯酰胺)工业2.1.1P(DMC-AM)不同分子量对絮凝性能影响品;PFS(聚合硫酸铁),工业品;碱式氯化铝(聚铝),P(DMC-AM)的分子量常以聚合特性粘度[G]值表工业品.征,当絮凝剂用量为1.5~3.0mgPL,pH值为6时,1.1.2仪器JHR-2型节能COD恒温加热器;其絮凝处理操作按1.2实验方法进行,其实验结果收稿日期:2002-07-08基金项目:四川省重

7、点项目基金资助项目作者简介:赵仕林(1956-),男,副教授504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5卷见表1.2.1.3pH值对絮凝性能的影响在[G]=766.4mLPg,用量1.5mgPL的P(DMC-AM)条件下,絮凝处表1不同分子量对絮凝性能影响理操作按1.2实验方法进行,仅改变絮凝体系的pH[G]PCODCrPCODCr(mLPg)絮凝现象(mgPL)去除率P%值,其实验结果见表3.246.1絮体量较少,沉降速度快1314.151.23表3pH值对絮凝性能的影响450.4絮体量较多,沉降速度快791.770.6pH值絮凝现象COD

8、CrP(mgPL)CODCr去除率P%635.9同上395.985.34絮体量较多503.681.3766.4同上277.489.7904.5絮体量较少,沉降速度快1020.662.15同上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