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全愈素质教育在美国MicrosoftWord文档.doc

黄全愈素质教育在美国MicrosoftWord文档.doc

ID:50384690

大小:3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08

黄全愈素质教育在美国MicrosoftWord文档.doc_第1页
黄全愈素质教育在美国MicrosoftWord文档.doc_第2页
黄全愈素质教育在美国MicrosoftWord文档.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黄全愈素质教育在美国MicrosoftWord文档.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素质教育在美国作者简介:黄全愈,生于柳州。壮族子弟。土插队,洋插队,打短工,“磨”洋工,老三届,七七级,工农商学兵(如果黑五类的红卫兵也算“兵”的话),全都沾边。抓锄头三年,拿榔头七年,“走读”四年。1982年获文学学士学位。1988年赴美讲学,1989年获美国Villanova大学“人的组织与管理科学”理学硕士学位,1993年获美国Miami大学“教育管理学”哲学博士学位。插队时就开始“爬格子”,1976年才有印成铅字的作品。现已在中、美、英等国出版了尚未等身的中、英文论著。在中国的大学读过书,教过书;也在美国的高校念过书,教过书,研究过教育理论。近年,又挽起裤脚“下海”当儒商,在美国办

2、了间叫“HCK”的公司——其实还是殊途同归,周旋于中、美的教育和文化交流、企业管理、人才培训等教育“本行”。目录一、创造性能不能教?尴尬的问题绕不开的定义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创造性不能“教”二、能不能用左手写字?又一个尴尬的问题中华民族的迷惑人有哪四种行为?素质教育的肓区三、要不要投自己一票?谁来射点球?竞选班代表投不投自己一票?四、老师能不能有错别字?老师能不能有错别字?长辈是不是孩子的朋友?要不要尊师爱生?五、要不要教育孩子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有没有统一的是非判断标准?要不要教育孩子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没商量”的“天条”六、到大学阶段才做学问吗?初级教育打基础,高级教育做学问往车上装

3、货,还是给车子加油?做研究的目的七、教育要不要平等?平等的困惑不平等的三个永恒前提三个概念:平等、公平、公正平等概念对教育的迷惑公平概念对教育的困惑公正概念对教育的诱惑八、要不要惩罚孩子?儿子经历的惩罚教育ABC惩罚孩子的目的是什么?自己改造自己?一、几个值得思考的教育观念问题到底什么是教育之目的?要计算器还是计算技?中国初等教育+美国高等教育=最佳组合?孩子能不能对长辈说“不”?乌龟比兔子跑得快吗?二、几个值得思考的教育体制问题要不要取消“高考”?要不要专业对口?要不要给教育工作者留下“铁饭碗?”要不要外行管理内行?要不要给教育工作者留下“铁饭碗”?美国人民没有给总统“铁饭碗”,也没有给

4、教育界的管理人员“铁饭碗”。但是,却以立法的形式给了教师一个当当响的“铁饭碗”。给教师以“铁饭碗”,其主要目的是从法律上、经济上保障学术自由。教师不会因为讲授不同的学术观点而失业,也避免各种政治因素以及学校,专断领导对教学的干扰。中国人说的“穷教书匠”的现象恐怕不能说“放四海而皆准”,但至少在美国也是恰如其分的。与许多行业相比,美国教师的工资偏低,甚至美国大学教授的工资也相当偏低,然而千千万万的纳税者用血汗钱给教师们圈出这一块“保留地”,让他们捧当当响、喷喷香的“铁饭碗”,才使得美国的高等院校集结了大量优秀人才,中小学教师队伍相对稳定。可以说,美国的科技发达,学术研究异常繁荣,边缘学科、新

5、兴学科不断涌现,与这只“铁饭碗”不无关系!中国教师与美国教师都捧“铁饭碗”,但一分析,又有不同。比如说,美国是教师才捧“铁饭碗”,校长等管理人员和职工没有“铁饭碗”,但中国是学校正式的教职员工都有“铁饭碗”。美国的教师要经过一定的年限以及相关的考查程序才获得“铁饭碗”,但中国是一成为教师就有“铁饭碗”。效益,是中国改革的重大课题。要效益,就得砸“铁饭碗”,也就是现在说的“下岗”。从这个意义上讲,经济运转的重要阻力之一将来自人们手中的“铁饭碗”。“铁饭碗”的痼疾首先,他在吸引人才的同时,又保护了不称职者。其实,在大市场经济中实行小“铁饭碗”制度,对于优秀人才来说,其吸引功能嫌弱;倒是其负面—

6、—保护鱼龙混杂的效能过强。美国教育界虽然汇集了几代精英,但也成了不少误人子弟。美国教育界虽然汇集了几代精英,但也成不少误码人子弟的庸人的“避风港”。其次,“铁饭碗”使学术自由成为可能的同时,努力工作却成了可有可无的“阑尾”。教育工作并不是一项立竿见影的工作,它对人的影响往往是“无形”的,一个老师用10个小时或者用20个小时备课,数量的差别是一倍,但质量的区别可能并不明显。这本是教育工作的特殊性,但如果“铁饭碗”恰好又给了教育工作者,这就使得欲“混”者如鱼得水。外在的监督不明确,职业道德就成了举足轻重的关键。教育工作的这种“无形”,使得其负面影响往往也无形迹可寻。一个教师“混”一辈子,其误人

7、子弟的数量和质量是无法量化的,因此其损失也是无法估量的。工厂出个废品,可以扔了再做;学校造个“废品”,社会多个包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