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防护基础.ppt

辐射防护基础.ppt

ID:50386484

大小:159.01 KB

页数:30页

时间:2020-03-13

辐射防护基础.ppt_第1页
辐射防护基础.ppt_第2页
辐射防护基础.ppt_第3页
辐射防护基础.ppt_第4页
辐射防护基础.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辐射防护基础.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辐射防护基础知识1.概述2.相关术语解释3.几种常见的放射源4.放射性物质在环境中的迁移5.辐射对生物体的作用过程及损伤机理6.辐射防护的目的、原则及相关防护措施1.概述随着核工业的迅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在工业、农业、科技、医疗等部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由于管理工作的不当和失误,应用部门的防护意识差,放射事故时常发生。所以,严格放射事故管理,减少或杜绝放射事故的发生,对于保障放射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与安全,促进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2.相关术语解

2、释2.1放射性radioactivity某些核素自发地放出粒子或γ射线,或在发生轨道电子俘获之后放出X射线,或发生自发裂变的性质。2.2放射性核素radionuclide能够自发地放射各种射线的核素。2.3放射性污染radioactivecontamination是指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物料、人体、场所、环境介质表面或者内部出现超过国家标准的放射性物质或者射线。2.4放射源radioactivesource是指除研究堆和动力堆核燃料循环范畴的材料以外,永久密封在容器中或者有严密包层并呈固态的放射性材料。2.5辐

3、射事故radioationaccident是指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人员受到意外的异常照射。2.6外照射externalexposure体外辐射源对人体的照射。2.7内照射internalexposure进入体内的放射性核素作为辐射源对人体的照射。2.8放射性半衰期T1/2radioactivehalf-life放射性核素由于放射性衰变使其活度衰减到一半时所经过的时间。表1内、外照射的不同特点照射方式辐射源类型危害方式常见致电离粒子照射特点内照射开放源电离、化学毒性α、β

4、持续外照射密封源电离高能β、γ、x、n间断2.9吸收剂量Dabsorbeddose指当电离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时,用来表示单位质量的受照物质吸收电离辐射能量大小的物理量。单位质量物质受辐射后吸收辐射的能量。单位为戈(Gy)。曾用单位为拉德(rd)。2.10当量剂量HT,Requivalentdose辐射R在器官或组织T中产生的当量剂量HT是器官或组织T中的平均吸收剂量DT,R与辐射权重因素WR的乘积,即HT,R=DT,R*WR2.11照射量Xexposure表示X或γ射线在空气中产生的电力大小的物理量。x或γ

5、辐射在单位质量空气中产生一种符号离子总电荷的绝对值。单位为库/千克(C/kg)。曾用单位为伦琴(R)。表2照射量、吸收剂量和剂量当量的剂量关系辐射量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专用单位两种单位的关系照射量库仑/千克(C/kg)伦琴(R)1C/kg=3.876×103R吸收剂量戈瑞(Gy)拉德(rad)1Gy=100rad剂量当量希沃特(Sv)雷姆(rem)1Sv=100rem3.几种常见的放射源α放射源常用源:210Po、238Pu、239Pu、241Am、237Np、235U、238U等制作:电镀法:将放射性物质沉积

6、在金属托盘上,表面镀薄层纯金或云母α射线:也称α粒子,是高速运动的氦原子核,带正电荷,具有很强的电离能力,但穿透力弱,很容易被皮肤阻挡。β放射源常用源:3H、14C、22Na、45Ca、55Fe、58Co、63Ni、137Cs、90Sr-90Y等制作(电镀法、陶瓷法):金属特性的放射性核素:电镀法沉积在金属托盘上,外加保护层密封。Sr、Cs可以烧结在陶瓷中。H、C可以制成有机玻璃。用途:参考源、测厚源等β射线: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速度接近光速,电离作用比α射线弱,但其穿透能力较α射线强。γ放射源常用源:60

7、Co、137Cs、192Ir等制作:不锈钢或铂铱合金密封壳用途:医疗照射、工业照射、工业照相及辐射仪表等γ射线:是短波、高能量的电磁波,发射的是单能光子,不带电,穿透力很强。4.放射性物质在环境中的迁移4.1放射性物质在大气中的迁移放射性物质释入大气后会产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行为。一部分放射性气体可被大气中的尘埃或液体微滴吸收或溶解;一部分放射性核素可被氧化。输运过程中放射性核素将逐渐衰变;雨雪的清洗作用又可导致核素沉降至地面;风度作用又导致沉积物的再次悬浮,造成二次污染。危害:对人体直接造成外照射;通过吸

8、入或食入造成内照射。4.2放射性物质在地表水体中的迁移地面水体放射性污染主要源于放射性废水的排放,另外,大气中的气载放射性物质及开采、提炼和使用放射性物质时,也有可能造成放射性水污染。放射性物质进入水体后,将发生各种物理、化学及生物过程。水的流动导致污染物在水体中或扩散,或沉积,或再悬浮;污染物在水体中发生水解、络合、氧化还原、沉淀、溶解、吸附、解吸、化合及分解等化学反应;水生生物又对放射性物质产生吸附、吸收、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