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考试备考资料中学文言文必背古诗词导读.docx

教师资格考试备考资料中学文言文必背古诗词导读.docx

ID:50395135

大小:30.57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08

教师资格考试备考资料中学文言文必背古诗词导读.docx_第1页
教师资格考试备考资料中学文言文必背古诗词导读.docx_第2页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考试备考资料中学文言文必背古诗词导读.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教师资格考试备考资料:中学文言文必背古诗词导读(32)第三十二首夜雨寄北【年代】:唐【作者】:李商隐【内容】: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作者小传】李商隐(812-858)字义山,号玉谿(xi)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因受牛李党争排挤,潦倒终身。他的诗长于律、绝,富于文采,风格色彩浓丽,多用典,意旨比较隐晦,以《无题》组诗最为著名。与杜牧齐名,人称“小李杜”,有《李义山诗集》。【注解】这首诗是作者在巴蜀(今四川)时寄给妻子的诗。长安在巴蜀的东北,所以说“寄北

2、”。[巴山]在今四川省南江县以北。“何当”句:是说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家乡,和你一起在窗下夜话。[共剪西窗烛]:在西窗下共剪烛蕊。这里形容深夜秉烛夜谈。[却话]重头谈起。【导读】这首诗是诗人在荆巴写给北方的妻子的诗。诗中描绘了他在巴山秋雨雨夜对妻子的思念。此诗构思极有特色,先写自己现在的思念,再写对未来欢聚的期盼,使强烈的归思和对妻子的深情显得更为真切感人。首句是回答妻子的话,次句是写自己写诗环境;第三、四句出人意料,又由当时的愁苦激发出对未来欢乐的憧憬。未来的乐,自然反衬出今夜的苦;而今夜的苦又成了未来

3、剪烛夜谈的话题,不仅使全诗首尾呼应,浑然成趣,而且又能进一步深化诗中的情感色彩。[page]四句诗,明白如话,却又曲折委婉,含蓄隽永,表现出诗人构思谋篇的艺术独创才华。【韵译】你问我回家的日子,我尚未定归期;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涨满秋池。何时你我重新聚首,共剪西窗烛花;再告诉你今夜秋雨,我痛苦的情思。【评析】这是一首抒情诗。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和对眼前环境的抒写,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怀念。后两句即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语浅情深,含蓄隽永,脍炙人口,余味无穷。有人考证,以为此

4、诗是作者于大中五年(851)七月至九月间入东川节度使柳中郢梓州幕府时作。其时义山妻王氏已殁(王氏殁于大中五年夏秋间)。为此,以为此诗是寄给长安友人。但义山入梓幕,与其妻仙逝,均在大中五年夏秋之际,即使王氏仙逝居先,义山诗作在后,在当时交通阻塞和信息不灵的时代,也是完全可能的。就诗的内容看,按“寄内”解,便情思委曲,悱恻缠绵;作“寄北”看,便嫌细腻恬淡,未免纤弱。本文来自中公教师考试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