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泊水库水环境污染.ppt

湖泊水库水环境污染.ppt

ID:50445955

大小:3.58 MB

页数:110页

时间:2020-03-09

湖泊水库水环境污染.ppt_第1页
湖泊水库水环境污染.ppt_第2页
湖泊水库水环境污染.ppt_第3页
湖泊水库水环境污染.ppt_第4页
湖泊水库水环境污染.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湖泊水库水环境污染.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八章 污染水环境修复技术(上)8.1概述水环境污染1水环境修复2水环境修复技术348.1.1水环境污染水污染是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征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右上图:黑龙江重大水污染事故右下图:黄河流域水污染1水污染类型水污染分类地表水污染地下水污染河流污染湖泊污染水库污染海洋污染汞污染酚污染有机物水污染热污染物理性污染物化学性污染物生物类污染物水的存在形式水域污染物污染物的性质水污染的主要类型及其污染物质2水污染源类型形成原因污染物属性污染源的空间分布方式受纳水体

2、人类社会活动水污染源分类方法8.1.2水环境修复概念目标与原则基本内容水环境修复1水环境修复概念水环境修复技术是利用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和生态的方法减少水环境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浓度或使其完全无害化,使污染了的水环境能部分或完全恢复到原始状态的过程。成都市府南河(右上图:整治前;右下图:整治后)综合整治工程曾先后五次夺得国际大奖。8.1.3水环境修复的目标与原则水环境修复目标:在保证水环境结构健康的前提下,满足人类可持续发展对水环境功能的要求。图8-1水环境修复目标示意图水环境修复原则生态学原则水体的地域性最小风险和最大效益原则水环境修复原则8.1.4水环境修复的基本

3、内容水环境现场调查:目的确定污染程度,包括污染区域位置、大小、污染区域特征、形成历史、污染变化趋势和程度等。内容外部污染源的范围和类型;内部污染源的变化规律;底泥土壤环境的形态和性质;水动力学特征水环境修复设计8.1.5水环境修复技术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物方法生态修复法8.1.5.1物理修复方法物理修复法处理程度低、费用高且治标不治本。物理修复法工程实例介绍苏州河综合调水工程:苏州河综合调水工程通过控制吴淞路桥闸的启闭(涨闭落启),将苏州河由潮汐往复流变为单向流,同时控制苏州河上下游支流水闸的启闭,增加上游清洁水的水量,减少严重污染支流的入流量,从而达到改善下游水质的

4、目的。韩国釜山港湾的曝气设施:比较有意思的是,这项工程是为迎接1986年亚运会和1988年夏季奥运会的,为快艇比赛提供了良好的水质条件。机械除藻滇池蓝藻水华治理工艺流程图8.1.5.2化学修复方法化学法虽然见效快,但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具有一定危险性,只适合对突发性水污染或小范围严重水污染的修复。8.1.5.3生物修复法概念:生物修复是利用生物(特别是微生物)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从而去处或消除环境污染的过程,即利用培育的植物或培养、接种的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对水中污染物进行转移、转化及降解,从而使水体得到净化的技术。生物修复法优点优点修复时间较短污染物可在原地降解就

5、地处理操作简便修复经费较少遗留问题少不产生二次污染生物修复具体技术1生物操纵2植被群落恢复3生物除藻生物操纵技术水体中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是“营养盐-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鱼类”的“上行效应”和与之相反的“下行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从生态学角度看,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是水环境受损的关键和核心关键物种的引入能大量吸收水体中的营养物质;水生高等植物会提高水体溶解氧摄食浮游藻类,控制藻类密度增加食鱼性鱼类或减少食浮游动物或食底栖动物鱼类;利用“食藻鱼”浮游动物放养鱼类水生植物植被群落恢复植被作用:“营养泵(库)”,有效分配水体营养盐,避免单一优势种的过度孳生,保持水体净化能力;

6、对于富营养化的水体,水生植物会与藻类竞争氮、磷等营养物,从而抑制藻类的生长。恢复目的:逐步恢复受损水体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在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等之间建立有效的食物链,促进系统的物质循环,恢复水体的功能。首要目标:水生植物,包括沉水植物、挺水植物、浮游植物…植被群落恢复措施改善植物生境条件改善湖底光照植被人工重建围隔消浪、促淤、底质改善、降低水位等通过增加水体透明度、水下补光等措施增加光补偿深度,促进沉水植物恢复。针对已丧失自动恢复能力湖区或不符合水质改善要求的情况生物除藻主要外源菌:酵母菌、放线菌、乳酸菌、光合菌等多种有益微生物。外源菌本身能迅速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

7、,并代谢出抗氧化物质唤醒或激活土著微生物,恢复其自净功能外源菌与具有净化功能的土著微生物则会与藻类竞争氮、磷等营养物质8.1.5.4生态修复技术1生态塘3土地处理技术2人工湿地生态塘生态塘是一种资源化技术:(1)能将进入塘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降解和转化;(2)将水生作物、水产作为资源回收;(3)净化的污水也能作为再生水资源予以回收再用。人工湿地概念人工湿地是在一定长宽比及底面有坡度的洼地中,由土壤和填料(如卵石等)混合组成填料床,废水可以在床体的填料缝隙中流动,或在床体的表面流动,在床的表面种植具有处理性能好、成活率高的水生植物(如芦苇等),形成一个独特的生态环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