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快递】2019届高三入学调研化学(2)试卷(含答案).doc

【名校快递】2019届高三入学调研化学(2)试卷(含答案).doc

ID:50448452

大小:186.01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0-03-09

【名校快递】2019届高三入学调研化学(2)试卷(含答案).doc_第1页
【名校快递】2019届高三入学调研化学(2)试卷(含答案).doc_第2页
【名校快递】2019届高三入学调研化学(2)试卷(含答案).doc_第3页
【名校快递】2019届高三入学调研化学(2)试卷(含答案).doc_第4页
【名校快递】2019届高三入学调研化学(2)试卷(含答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名校快递】2019届高三入学调研化学(2)试卷(含答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届高三入学调研考试卷化学(二)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S-32Ba-137一、选择题(16小题,共48分,每小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下列关于古籍中的记载说法不正

2、确的是A.《天工开物》中“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涉及的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B.《抱朴子》中“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两个反应互为可逆反应C.《本草纲目》中“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利用焰色反应区分硝石(KNO3)和朴硝(Na2SO4)D.汉朝的《淮南万毕术》《神农本草经》记载“白青(碱式碳酸铜)得铁化为铜”,“石胆能化铁为铜”都是指铜可以采用湿法冶炼。【答案】B【解析】A.《天工开物》中“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涉及的是碳酸钙受热分解,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选项A正确;B.《抱朴子》中“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两个反应的条件不同,不属于互为可逆反应,选项B不正确;C.鉴别硝石(

3、KNO3)和朴硝(Na2SO4),利用钾元素和钠元素的焰色反应不同,钠元素焰色反应为黄色,钾元素焰色反应为隔着钴玻璃为紫色,选项C正确;D.得铁化为铜,都应发生置换反应,应为湿法炼铜,选项D正确;答案选B。2.下列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分类组合纯净物盐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A碱石灰烧碱氧化铝二氧化碳BNH3•H2O小苏打氧化镁二氧化氮C五水硫酸铜纯碱氧化钠三氧化硫DH2O2苏打过氧化钠二氧化硫【答案】C【解析】A.碱石灰的成分为NaOH和CaO的混合物,不属于纯净物,A项错误;B.NO2与NaOH反应生成硝酸钠和亚硝酸钠两种盐,不属于酸性氧化物,B项错误;C.蓝矾属于纯净物,纯碱的化学式为Na2C

4、O3,属于盐,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属于碱性氧化物,SO3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酸性氧化物,C项正确;D.过氧化钠属于过氧化物,不属于碱性氧化物,D项错误。3.关于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胶体的聚沉是化学变化B.含有0.01molFeCl3的溶液制成的胶体中胶体粒子的数目约为6.02×1021个C.胶体的介稳性与胶体带有电荷有关D.NaCl晶体既可制成溶液又可制成胶体【答案】D【解析】A.胶体的聚沉为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变大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故A错误;B.胶体粒子是氢氧化铁的集合体,0.01molFe3+完全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粒子的数目小于6.02×1021个,故

5、B错误;C.胶体具有介稳定性主要是胶体粒子因吸附而带有电荷和布朗运动的原因,故C错误;D.NaCl分散在水中形成溶液,分散在酒精中形成胶体,故D正确;故选D。4.下列实验误差分析错误的是A.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B.滴定前滴定管内无气泡,终点读数时有气泡,所测体积偏小C.用润湿的pH试纸测稀碱溶液的pH,测定值偏小D.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时,将碱缓慢倒入酸中,所测温度值偏小【答案】A【解析】A项,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所配溶液体积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大;B项,滴定前滴定管内无气泡,终点读数时有气泡,所测体积偏小;C项,用湿润pH试纸测稀碱液的pH,c

6、(OH-)偏小,pH测定值偏小;D项,测定中和热时,将碱缓慢倒入酸中,散失热量较多,所测温度值偏小。5.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标准状况下,11.2LO2和22.4LNO混合并充分反应后得到的气体的分子数为NAB.常温下0.1mol·L-1NH4NO3溶液中的氮原子数为0.2NAC.1mol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转移的电子数为NAD.25℃时,1.0LpH=13的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0.2NA【答案】C【解析】A项,11.2LO2和22.4LNO混合恰好反应生成22.4LNO2,即1molNO2,但由于存在2NO2N

7、2O4的反应,分子数小于NA,故A项错误;B项,未注明溶液体积,无法计算溶液中含有的氮原子数,故B项错误;C项,1molNa与足量O2反应,无论生成Na2O还是Na2O2,Na都是由0价变为+1价,所以转移电子数为NA,故C正确;D项,25℃时,1.0LpH=13的Ba(OH)2溶液中,n(OH-)=1.0L×10-14/10-13 mol/L=0.1mol,所以含有的OH-数目为0.1NA,故D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