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桩沉桩施工方案.doc

预制桩沉桩施工方案.doc

ID:50474448

大小:1.69 MB

页数:51页

时间:2020-03-06

预制桩沉桩施工方案.doc_第1页
预制桩沉桩施工方案.doc_第2页
预制桩沉桩施工方案.doc_第3页
预制桩沉桩施工方案.doc_第4页
预制桩沉桩施工方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预制桩沉桩施工方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新会港二期码头工程预制桩沉桩施工方案施工单位:中铁港航局集团有限公司编制:审核:日期:【中铁港航局集团有限公司新会港二期码头工程项目部】51/51目录第1章工程概要41.1编制依据41.2项目概况41.3自然条件41.3.1 水文41.3.2工程地质51.3.3地震61.4计划工期71.5质量要求71.6技术要求71.6.1设计沉桩控制要求71.6.2检测技术要求7第2章施工布置82.1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机械设备82.2投入本工程的施工人员计划82.3沉桩施工顺序布置92.4地锚布置132.5沉桩测量基线的布置14第3章沉桩施工方法153.1沉桩施工工艺流程1

2、53.2主要工序施工方法163.2.1打桩船锚缆布设163.2.2测量定位163.2.3沉桩183.2.4沉桩过程记录223.2.5夹桩253.2.6截桩施工263.3验收标准及方法26第4章常见的质量通病及控制措施274.1沉桩困难,达不到设计标高274.2桩偏移或倾斜过大284.3桩达到设计标高或深度,但桩的承载能力不足284.4压桩阻力与地质资料或试验桩所反映阻力相比有异常现象294.5桩体破损,影响桩的继续下沉2951/51第5章.施工进度计划315.1主要施工里程碑315.2工期保证措施315.2.1组织保证315.2.2计划控制325.2.3现场

3、控制335.2.4施工调度控制335.2.5施工技术保证345.2.6人员、设备保证34第6章.质量保证措施356.1目的356.2工程质量目标356.3质量管理保证体系366.4质量控制及保证措施386.4.1总体质量保证措施386.4.2工程原材料控制386.4.3现场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386.4.4文件和资料控制40第7章安全保证措施417.1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机构、保证体系和安全生产责任417.1.1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机构417.1.2安全管理保证体系437.2严格执行项目部安全管理规定447.3施工过程船舶安全措施467.4防台应急预案47第8章环境保

4、护措施498.1现场临时办公生活区环境保护措施498.2施工现场环保控制4951/51第1章工程概要1.1编制依据(1)《新会港二期工程》施工图纸;(2)现行有关设计、施工规范;与本工程分项相关的技术检验、评定标准;交通部《水运工程测量规范》(JTJ203-2001);交通部《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257-2008);交通部《高桩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JTS167-1-2010);交通部《港口工程桩基规范》(JTJ254-98)1.2项目概况沉桩是本工程的关键工序,沉桩的施工进度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进度。按设计要求及施组整体工序安排,沉桩前要先进行岸

5、坡开挖,开挖标高约为-19m,开挖后回填4m厚砂层再施工,这样整个沉桩区域的水深能够满足任何的打桩船作业,同时回填砂层再沉桩对沉桩期间岸坡稳定也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整个沉桩区域长343.5m,宽31.5m,桩基采用ø800PHC管桩,码头管桩横向布设10个排架、纵向布置61个排架、各排架布置6根直桩,一对叉桩(前沿)、一对半叉桩(后沿),其中直桩共427根、斜桩共183根,共610根,设计的单根桩长为40~50m,合计26387米,管桩为一次加工成型,选择江门市裕大管桩厂进行预制购买。1.3自然条件1.3.1 水文潭江在场地西部自西向东流,至三江口折向南流,

6、从崖门口出海。从熊海口至崖门口为崖门水道,俗称银洲湖,银洲湖是沿南北向断裂(银洲湖断裂)发育的弱谷型河口湾,湾口向南,后经两岸围滩垦殖,逐渐形成今日窄长的水道;崖门口外有荷包岛屏障,使银洲湖区域建港不受外海风浪的影响。51/51崖门水道属潭江下游河口感潮河段,河面宽阔,河床纵比降平缓,水流变化复杂,既有河川径流的下泄,也有潮流的上溯;雨季洪潮互相顶托,水位多变,若涨潮时受台风、暴雨或洪水影响,则出现暴潮。据银洲湖黄冲站水文观测资料:银洲湖多年平均入海径流量为196亿立方米,最大断面涨潮流速为1.24m/s,最大断面落潮流速为0.87m/s,属弱径流强潮流水道

7、。本港区码头前沿涨潮平均最大为0.67m/s,落潮平均最大流速为0.43m/s。根据银洲湖区域及附近水域的石咀、三江口、黄冲和西炮台水文站水位实测资料,银洲湖水域的潮汐属不规则半日潮,日潮不等现象显著,潮流界、潮区界随洪、枯季节及流径、潮流的大小而变化,各站潮汐特征见表2-2-1:表2-2-1石咀三江口黄冲西炮台最高潮位(m)2.32.322.462.39最低潮位(m)-1.92-1.83-1.75-1.57平均高潮位(m)0.630.600.540.53平均低潮位(m)-0.70-0.77-0.68-0.67平均潮差(m)1.331.351.241.19平

8、均涨潮历时4:574:045:205:07平均落潮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