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压综合症ppt课件.ppt

挤压综合症ppt课件.ppt

ID:50478064

大小:836.50 KB

页数:38页

时间:2020-03-14

挤压综合症ppt课件.ppt_第1页
挤压综合症ppt课件.ppt_第2页
挤压综合症ppt课件.ppt_第3页
挤压综合症ppt课件.ppt_第4页
挤压综合症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挤压综合症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挤压综合征(crushsyndrome)1定义挤压综合征(crushsyndrome)是指肌肉丰富的肢体(特别是下肢)或躯干被倒塌的工程、建筑物或其他重物长时间挤压、受伤肢体的自压或缚扎止血带的时间过长,使受压缺血部位的肌肉受到破坏,在解除挤压之后发生以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群。2定义筋膜间隔区压力升高造成肌肉缺血坏死形成肌红蛋白血症,而无肾功能衰竭,只能称为挤压伤或筋膜间隔区综合征。严重创伤亦可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如无肌肉缺血坏死、肌红蛋白尿和高血钾,则不能称为挤压综合征。3病理变化1.肌肉缺血坏死挤压综合征的肌肉病理变化与筋膜间隔区综合征相

2、似。患部组织受到较长时间的压迫并解除外界压力后,局部可恢复血液循环。但由于肌肉因缺血而产生类组织胺物质,从而使毛细血管床扩大,通透性增加,肌肉发生缺血性水肿,体积增大,必然造成肌内压上升,肌肉组织的局部循环发生障碍,形成缺血---水肿恶性循环。处在这样一个压力不断升高的骨筋膜间隔封闭区域内的肌肉与神经,最终将发生缺血性坏死。4病理变化2.肾功能障碍随着肌肉的坏死,肌红蛋白、钾、磷、镁离子及酸性产物等有害物质大量释放,在伤肢解除外部压力后,通过已恢复的血液循环进入体内,加重了创伤后机体的全身反应,造成肾脏损害。5病理变化肾缺血和组织破坏所产生的对肾脏有害的物质

3、,是导致肾功能障碍的两大原因,其中肾缺血是主要原因,尽管发生肌红蛋白血症,如果没有肾缺血,也不一定会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肾缺血可能由于血容量减少,但主要因素是创伤后全身应激状态下的反射性血管痉挛,肾小球过滤率下降,肾间质发生水肿,肾小管功能也因之恶化。由于体液与尿液酸度增加,肌红蛋白更易在肾小管内沉积,造成阻塞和毒性作用,形成尿少甚至尿闭,促使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6病理变化挤压综合征的发生主要是通过创伤后肌肉缺血性坏死和肾缺血二个中心环节。只要伤势足以使这个二个病理过程继续发展,最终将导致以肌红蛋白尿为特征的急性肾功能衰竭。7发病机理(一)肾脏损伤(1)与

4、肾素-血管紧张素交感神经兴奋有关。因损伤局部血液、血浆渗出导致血容量不足,加之疼痛刺激及组织破坏分解产物的毒性作用参与休克的发生,致使肾缺血,肾素、血管紧张素增多,肾血管收缩,肾单位缺血;(2)与肌红蛋白有关。肌红蛋白含有亚铁血红素,在尿呈高度酸性条件下肌红蛋白很容易沉淀,堵塞肾小管远端,使肾内压升高,致肾小球滤过度减少。8发病机理(二)再灌注损伤肌肉损伤既发生在缺血期,又发生在再灌注期,但大部分肌肉的损伤及毛细血管的损伤发生在再灌注期。再灌注损伤的挤压综合征的发病机理目前有以下几种观点:(1)氧自由基的作用;(2)钙的作用;(3)白细胞的作用。9发病机理(

5、三)多器官功能衰竭广泛软组织挫伤可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其发生机理目前认为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有关,是指创伤等病因激活巨噬细胞、多形核白细胞和血小板等效应细胞,导致细胞因子或炎症介质的失控性释放,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的病理过程。10临床表现局部表现:受伤肢体严重肿胀,皮肤有压痕、变硬,皮下瘀血,张力增加,在受压皮肤周围有张力性水泡形成。11临床表现全身表现:①休克:除创伤因素外,大量血浆渗入组织间隔区中,使有效血容量明显减少而发生轻度或中度休克。部分伤员早期可不出现休克,或休克期短而未发现。12临床表现②肌红蛋白尿:是诊断本症的一项重要依据。一般于休克状态解除后即

6、可呈现茶褐色或红棕色肌红蛋白尿。尿量明显减少,比重升高,尿呈酸性,内含红细胞、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并有白蛋白、肌酸、肌酐、色素颗粒管型等。肌红蛋白尿在血中和尿中的浓度,在伤肢减压后3~12小时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1~2天后可自行转清。肌红蛋白尿是区别本症与其他原因的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根据。13临床表现③高钾血症:因为肌肉坏死,大量的细胞内钾进入循环,加之肾功能衰竭排钾困难,在少尿期血钾可以每日上升2mmol/L,甚至在24小时内上升到致命水平。高血钾同时伴有高血磷、高血镁及低血钙,可以加重血钾对心肌抑制和毒性作用。在少尿期高钾血症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临床

7、表现为精神恍惚,烦燥不安,对事物反应迟钝,全身软弱,肢体麻木,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心跳缓慢,可出现心律不齐,直至死亡。诊断上除血钾测定外,心电图在早期即可出现典型表现。14临床表现④酸中毒及氮质血症:肌肉缺血坏死以后,大量磷酸根、硫酸根等酸性物质释出,使体液pH值降低,非蛋白氮增加及尿素氮迅速增加,致代谢性酸中毒。临床上可出现神志不清,呼吸深大,烦燥烦渴,恶心等酸中毒、尿毒症等一系列表现。由于其肌肉坏死等是进行性加重,所以较难纠正。15诊断要点肢体肌肉丰富的部位遭受砸压损伤时,即应警惕本症发生的可能。在伤后24小时内发生无尿或尿量少于每小时17ml,尿液褐红色

8、,出现肌红蛋白尿,则可诊断本症。16诊断要点1.病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