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从怨恨走向感激.doc

让学生从怨恨走向感激.doc

ID:50488604

大小:11.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09

让学生从怨恨走向感激.doc_第1页
让学生从怨恨走向感激.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让学生从怨恨走向感激.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让学生从怨恨走向感激语文第十册《面对错误》一课,记述了著名作家林海间小时候因为偷懒挨了父亲的打,从此再也没有迟到的事情。学完这一课,我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谈谈感受,有些学生说:“我觉得父亲不应该打作者,他打作者的行为或许在作者幼小的心灵留下烙印,如果经常遭父亲的打,她的心可能会受到伤害,她的内心或许会留阴影,这对她将来的健康成长非常不利。如果遇上别的孩子,他们一时想不通,做出一些出格的事,那样他们的父母就会追悔莫及。”听到这些话,有些孩子在点头表示赞同。听了后,我立刻意识到问题产生的根源——孩子只考虑到了自己的感受,没有站在父亲的角度思考挨打事件。他们哪颗打了孩子又疼痛不已的心?哪

2、里想到父亲期望孩子坚强面对困难而无奈的心?孩子心中只有自己,装的是自己的痛苦,自己的委屈,自己的无助,自己私生怨恨啊!自私才是问题产生的源泉。我说:“是啊!长期的粗暴导致怨恨,但如果孩子犯了错误能正确面对,及时改正,家长还会再打吗?”孩子们似乎有所触动,有个孩子说:“我爸打我,就因为我把同样的错误犯了又犯。”另外一个孩子说:“林涨间的父亲因为她改正了错误,从此再也没打过他。我想如果我们犯了错误能及时改正,我们也不会再受皮肉之苦。”“挨打的事情,永远刻在了林海音的脑海里,她也改掉了赖床的坏习惯,而且最终还成为了一个著名作家。如果没有她父亲的严格要求,未来的林海音说不定能成什么样。”“父亲

3、的心里真是又爱又痛啊!谈到这里,笔者觉得孩子们基本上理解了父亲打女儿无奈又痛苦的心。针对如今语文教学提倡的文本细读对词语理解。理解哪些地方写出了父亲无奈、决绝又痛苦的心。依据课文的两条情感线:“爱”和“严”,有许多触动了学生。“我挨打了!”句中包含的意思是没想到我会挨打,没料到父亲如此狠。但在交流时,孩子们读着谈着就触及到了课文的筋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