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与产业链分析.doc

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与产业链分析.doc

ID:50507695

大小:428.51 KB

页数:14页

时间:2020-03-10

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与产业链分析.doc_第1页
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与产业链分析.doc_第2页
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与产业链分析.doc_第3页
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与产业链分析.doc_第4页
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与产业链分析.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与产业链分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与产业链分析1、全球物联网发展概况在应用和研发方面,美、欧、日、韩等少数国家起步较早地位,总体实力强。物联网最初的研发方向是条形码、RFID等技术在商业零售、物流领域应用,而随着RFID、传感器技术、近程通信以及计算技术等的发展,近年来其研发、应用开始拓展到环境监测、生物医疗、智能基础设施等领域。目前,物联网开发和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发达国家和地区抓住机遇,出台政策、进行战略布局,希望在新一轮信息产业重新洗牌中占领先机。日韩基于物联网的“U社会”战略、欧洲“物联网行动计划”及美国“智能电网”、“智慧地球”等计划相继实施,物联网成为抢占“后危

2、机”时代各国提升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手段。(1)美国在物联网基础架构、关键技术领域已有领先优势美国在物联网产业上的优势正在加强与扩大。国防部的“智能微尘”(SMARTDUST)、国家科学基金会的“全球网络研究环境”(GENI)等项目提升了美国的创新能力;由美国主导的EPCglobal标准在RFID领域中呼声最高;德州仪器(TI)、英特尔、高通、IBM、微软在通信芯片及通信模块设计制造上全球领先;物联网已经开始在军事、工业、农业、环境监测、建筑、医疗、空间和海洋探索等领域投入应用。(2)欧盟出台系列政策促进物联网技术研发和应用欧盟将ICT技术作为促进欧盟从工业社会向知

3、识型社会转型的主要工具,致力于推动ICT在欧盟经济、社会、生活各领域的应用,提升欧盟在全球的数字竞争力。物联网及相关技术发展方面,欧盟在RFID和物联网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应用,通过FP6、FP7框架下的RFID和物联网专项研究进行技术研发,通过竞争和创新框架项目下的ICT政策支持项目推动并开展应用试点。2009年9月15日,欧盟发布《欧盟物联网战略研究路线图》,提出欧盟到2010、2015、2020三个阶段物联网研发路线图,并提出物联网在航空航天、汽车、医药、能源等18个主要应用领域和识别、数据处理、物联网架构等12个方面需要突破的关键技术。目前,除了进行大规模

4、的研发外,作为欧盟经济刺激计划的一部分,欧盟物联网已经在智能汽车、智能建筑等领域进行应用。(3)日本国家战略推动物联网发展日本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泛在”战略的国家,2004年日本政府在两期E-Japan战略目标均提前完成的基础上,提出了“U-Japan”战略,其战略目标是实现无论何时、何地、何物、何人都可受益于ICT的社会。物联网包含在泛在网的概念之中,并服务于U-Japan及后续的信息化战略。通过这些战略,日本开始推广物联网在电网、远程监测、智能家居、汽车联网和灾难应对等方面的应用。(4)韩国通过国家战略在物联网应用方面抢占先机2004年,韩国提出为期十年的U

5、-Korea战略,目标是“在全球最优的泛在基础设施上,将韩国建设成全球第一个泛在社会”。2009年10月13日,KCC通过了《基于IP的泛在传感器网基础设施构建基本规划》,将传感器网确定为新增长动力,据估算至2013年产业规模将达50万亿韩元。KCC确立了到2012年“通过构建世界最先进的传感器网基础实施,打造未来广播通信融合领域超一流ICT强国”的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确定了构建基础设施、应用、技术研发、营造可扩散环境等四大领域、12项课题。1、我国物联网发展现状2.1标准方面2010年3月9日,中国“物联网标准联合工作组”筹备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物联网标准

6、联合工作组”由“工信部电子标签标准工作组”、“资源共享协同务标准工作组”及“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传感器网络标准工作组”、“全国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起。该工作组组长将由工信部电子技委副主任张琪担任,常务副组长将由全国信标委传感器网络标准工作组组长刘海涛担任。据悉,2010年5月,物联网标准联合工作组将正式成立。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中国物联网标准制定吸纳了日本野村研究院进入标准的制定。就目前国内标准制定而言,我国正在筹备成立相关标准工作组,但各个具体的工作分组专注于本领域。由于原来的标准制定过程均独立开展,急需在原有工作基础上整合相关资源,建

7、立协调推进机制。2.2技术研发(1)传感器网络硬件节点目前,国内传感器网络硬件节点研究现状:l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深联科技:基于ZigBee无线通信协议栈的GAINJ、GAINZ等系列传感器节点;l香港科技大学:基于Telos一B平台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l南京邮电大学:无线传感器网络系列节点UbiCell和UbiCell无线医疗传感器节点(2)无线传感器网络软件国内研究机构在理论研究方面,如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网络协议、算法、体系结构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具有创新性的想法与理论。在这方面,国内的南京邮电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都

8、取得了一些相关的理论研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