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理论讲座ppt课件.ppt

社会实践理论讲座ppt课件.ppt

ID:50535178

大小:1.14 MB

页数:74页

时间:2020-03-14

社会实践理论讲座ppt课件.ppt_第1页
社会实践理论讲座ppt课件.ppt_第2页
社会实践理论讲座ppt课件.ppt_第3页
社会实践理论讲座ppt课件.ppt_第4页
社会实践理论讲座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社会实践理论讲座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社会经济调查理论讲座1社会经济调查——开启社会经济生活的钥匙不要求大家都成为社调专家,但人人都应当了解一点社调的理论和知识。2※关于选题一、什么是课题课题是调查研究所要反映或解释的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二、选定调研课题的重要性1,选择调研课题可明确调查研究的方向2,课题的选择决定着调查研究的价值3,课题的选择决定着调研方案的设计,制约着调查研究的全过程3三、课题选择的必要性(一)理论研究的需要1,重新验证已经被证明的理论2,对某一理论作补充论证3,证明某一理论的新的适用范围4,准备全部或部分否定原有理论5,随着新情况的

2、出现,需要作出新的理论概括(二)实际应用的需要1,掌握信息,了解工作和事物发展的实际情况,求得对事物基本状况或发展情况的了解。2,对工作进行监督检查以及考评和总结3,制定规划和计划,以及预测事物发展的未来趋势4,制定政策、修改政策或执行政策5,解决某些问题4四、课题形成的途径1,查阅文献资料2,进行专家咨询3,通过实地考察五、课题选择的原则1,应根据实际需要来选择调研课题——需要性原则2,应注重课题选择的先进性、新颖性和独性——创造性原则3,应考虑所选课题的实际可操作性——可行性原则5※关于调查报告一、调查报告的概

3、念是调查人员在工作中对某事物、某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后,经科学的归纳整理和认真细致的分析研究,最终形成的反映最终成果和结论的书面报告。二、调查报告的作用1,是实现调查目的的重要环节2,能丰富和发展关于人类社会的科学理论3,对人们的社会实践具有指导作用。6三、调查报告的特点1,针对性:调查报告具有较强的针对性。针对性越强,报告的指导意义和作用也越大。2,实证性:调查报告要反映某个现实性问题。用事实说话,是调查报告的最基本的表现手段。3,时效性:调查报告应及时地反映社会现实问题,并能对解决这些问题提供有效的借鉴和指

4、导。没有时效性的调查报告,就会成为“马后炮”7四、几种常用的报告类型简介1,调查报告通常反映“是什么”、“怎么样”等问题。写作要求:资料翔实、层次分明、重点突出。2,研究报告通常研究“为什么”、“怎么办”等问题。写作要求:论述应有较强的针对性;能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与措施。3,调查研究报告此类报告兼具调查报告和研究报告的双重特征。它既反映问题“是什么”、“怎么样”,又阐释“为什么”、“怎么办”等问题。这类报告可视不同需要而有所侧重。8五、调查报告的基本结构(一)引言:是全文的开始部分,其目的是引出全文引言部分写作的几

5、种形式:第一种形式:介绍论文写作的目的。第二种形式:介绍论文的主要观点。第三种形式:介绍论文的主要宗旨。引言(前言)写作的主要内容:1,简要说明研究的目的和意义2,简要说明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3,简要说明调查对象4,对有关的概念进行简要界定5,简要介绍调查的成果和结论9(二)正文调查报告的主体部分。它表述的主要内容是作者对调查课题所作的缜密的思考和周详的分析。正文内容是论点、论据和论证的有机集合体。是研究成果的具体描述,体现着调查报告的质量。正文部分的结构安排第一,并列式:即用并列性的分论点来安排联系论文内容。各分论

6、点(各段落)之间的关系是并列关系。第二,递进式:即用逐项深入的分论点来安排联系论文内容。各各段落之间的关系是递进关系。第三,综合式:即交错运用并列式和递进式两种格式来安排联系论文内容。10※正文部分写作的基本要求1,在总体构思上,应体现出论证的严密性和雄辩性。无论是提出问题、还是分析问题、还是解决问题都应该体现上述基本要求。要做到这点,离不开写作者的深层思考。2,在谋篇布局上,要以总论点、分论点搭成论文的结构框架。在具体行文时,应首先阐释总论点。在总论点的统领下,展开分论点的阐释。一般地,每一个段落都应有一个分论点

7、或小论点。113,在内容表现上,应按照逻辑思维规律来展开全文逻辑思维的方式大体上有三种形式:(1)推理性思维:按形式逻辑的方式思考问题。是从具体现象推导出一般结论的一种思维方式。即我们常说的归纳推理(2)集中性思维:按辩证逻辑的方式思考问题。是从一般结论演绎出具体现象的一种思维方式。即我们常说的演绎推理(3)创造性思维:是一种高级的思维方式。它是对未知事物和现象的未来状况作出的一种探索性思考。其思维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不拘泥于现有的观点和看法,大胆、前瞻性地阐释自己新颖、独到的观点。12(三)结论是正文部分展开论证

8、的集中归纳,是全文的概括、总结、强调与提高。结论部分的主要内容:1,归结对研究课题的结论性意见。2,发表对研究课题的探讨性看法。3,提出对研究过程中尚未解决的问题的设想。4,对正文中的重要问题作再一次突出性阐述。5,对正文中论述的问题作一个综述。6,从研究的现状、结果出发,对进一步的研究作出设想13(四)结尾包括谢辞和参考文献两部分内容1,谢词:用简短的文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