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箱灌注水全过程施工方案.doc

沉箱灌注水全过程施工方案.doc

ID:50558378

大小:7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07

沉箱灌注水全过程施工方案.doc_第1页
沉箱灌注水全过程施工方案.doc_第2页
沉箱灌注水全过程施工方案.doc_第3页
沉箱灌注水全过程施工方案.doc_第4页
沉箱灌注水全过程施工方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沉箱灌注水全过程施工方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沉箱灌注水全过程施工方案1、灌注水原则1)内外水头差控制值9.10m,隔墙间水头差控制值1.00m;2)灌注不增加浮船坞甲板面承压力;3)灌注水浮游稳定的定倾高度m≥0.20m;4)灌注水过程,沉箱面与水平面最大偏差值:粗定位已前控制值0.10m,精定位时控制值0.05m;5)灌水沉箱坐底前,沉箱底面与基床顶面距离的控制:a、粗安装时,沉箱底面与基床顶面为0.50m(以前壁外侧面与基床交汇点处计);b、精安装时,沉箱底面与基床顶面为0.20m(调整为沉箱底面与基床面的1%坡度相平行)。2、沉箱灌水安装程序1)第一次灌注水(浮游稳定阶段)经第一次灌注水,沉

2、箱预计达到浮游稳定,地点在浮坞开始下潜阶段,当浮坞下潜约3m水深之前且在沉箱底受浸时刻起同步对前、中后仓灌注水,利用浮坞上注水设备,即浮坞水泵2台(功率共计900m3/h),以及12个连接口供水管,使前仓、中仓、后仓注水深度分别为1.87、2.64、3.64m,加水重度为5353.0kN约535t,定倾高度m=0.2m,沉箱吃水T=11.45m;为增加安装点处沉箱的m值,离开浮坞拖运沉箱前在坞口处,再灌注水257kN(约26t),各格仓增加灌水深度0.13m,此时m=0.28m,T=11.56m。该阶段二次灌注水时间共计约53分钟。2)第二次灌注水(粗定

3、位阶段)在沉箱安装点处,当钢平台及水泵安装就绪后进行,采用12台水泵,每台功率100m3/h,在浮游稳定灌水基础上,继续灌注水至沉箱底面距离基床顶面0.50m进行控制。各隔仓灌水的深度,与当时潮位相关。例举+1.50m时特征潮位,隔仓的灌注水深度如下:前仓9.23m,中仓10.00m,后仓11.00m。本次灌注水量14335kN(约1434m3),需要时间1小时43分钟(以12台泵,每泵按0.7系数折减,即按70m3/h计)。3)第三次沉箱内灌注水(精安装阶段)沉箱在安装点处,在粗定位后,灌注水使沉箱底面与基床顶面坡度(1%)相吻合(平行),同时灌注水后

4、,沉箱底面与基床顶面平行距离为0.20m,精定位锁住锚系缆,灌水、坐底,此阶段6台水泵在内(可抽出沉箱水),6台水泵在外(可灌注于水沉箱内)。由离基底0.5m调至0.2m并形成1%倒坡,采用12台泵抽水灌注沉箱,需注水885.4kN(约89t)需要时间约13分钟。由0.20m至沉箱座底或由底座状态起浮20cm时,灌注水24cm或抽出沉箱的0.24m水即475.8kN(48t)(采用6台水泵),需要时间约7分钟。4)第4次灌注水(沉箱压载防止上浮)在潮水位上涨至+1.9m,即沉箱顶面标高时,经浮游稳定计算,各仓加水如下:前仓:10.31m,中仓:11.21

5、m,后仓:12.21m。本次灌注水量949.5kN(约95t)。6台水泵需注水时间14分钟。考虑0.50m波压力影响,在预先满足浮游稳定临介水深后,再增加压载水300t(计算条件及结果见附件),集中加至前、中仓,使前、中仓加至13.03m的压载水。5)沉箱就位及压载水灌注完毕后的灌注水量(安装完毕自流落水阶段)约10952kN(1095t),考虑当潮水位上涨超过+1.90m时,自流充水,灌满沉箱各隔仓。以上沉箱灌水结束(沉箱就位成功为前提)。当沉箱当日就位,未能安装成功,次日再安装时,应抽水出沉箱。考虑在低潮位±0.0时,沉箱底面仍高出基床顶面(以-16

6、.71m计)为1m,即使沉箱吃水为15.71m,则应使各仓抽水后压仓水深如下:前仓:6.83m,中仓:7.60m,后仓:8.60m。干舷高度3.19m。本次抽水量4929.8kN(493t),以上计算对应+1.0m涨潮位时的座底压仓水状态计起向外抽水起浮沉箱。附件1:波浪压力计算:(决定在1.90m水没顶状态,压载水量)1、计算条件a、沉箱坐底标高-17.00,潮位标高+1.90m,即为沉箱顶面标高;b、波浪要素取值,按常规取,波高H=0.50m,波长l=15m;c、计算水深d=18.90m,r=1.0t/m3。按波峰作用下的立波计算。2、波压力计算(1

7、)、Pb=(rH)/{cosh[(2πd)/l]}=(1×0.5)/{cosh[(2π18.9)/15]}=0.5/cosh7.92=0.5/1375.88=0.000363t/m2式中:cosh—双曲线余弦;Pb—墙底处波压力强度;(2)、PS=(Pb+rd)/{(H+hS)/(H+hS+d)}=(0.000363+1×18.9)×(0.5+0.05)/(0.5+0.05+18.9)=18.900363×0.028=0.534t/m2式中:PS—静水面处波压力强度;hS—波浪中心线对静水面的超高值,按下式计算:hS=(πH2)/l×ctgh[(2πd)

8、/l]=π×0.52/15×1=0.05m(3)总波压力(一个沉箱)以N1、N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