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专题突破系列滑块—滑板模型.ppt

热点专题突破系列滑块—滑板模型.ppt

ID:50575047

大小:2.57 MB

页数:28页

时间:2020-03-11

热点专题突破系列滑块—滑板模型.ppt_第1页
热点专题突破系列滑块—滑板模型.ppt_第2页
热点专题突破系列滑块—滑板模型.ppt_第3页
热点专题突破系列滑块—滑板模型.ppt_第4页
热点专题突破系列滑块—滑板模型.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热点专题突破系列滑块—滑板模型.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热点专题突破系列滑块—滑板模型问题的综合求解学习目标1、掌握滑块—滑板类问题的主要题型及特点。2、强化受力分析,运动过程分析;抓住运动状态转化时的临界条件。3、动量与能量观点解决滑板问题考情分析1.“滑块-木板”类问题,具有涉及考点多(运动学公式、牛顿运动定律、功能关系等),情境丰富,设问灵活,解法多样,思维量高等特点,是一类选拔功能极强的试题,也是新课标力学常考的试题。2.此类试题由于研究对象多、受力分析困难,运动过程复杂,往往会使考生“手忙脚乱”,“顾此失彼”导致丢分。是学生比较容易感到“头疼”的一类试题。因此探究并掌握此类试题的分析技巧和解题方法是十分必

2、要的。热【热点点概概述】述“滑块+滑板”问题可以检测学生对受力分析、运动过程分析的能力,同时锻炼学生综合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功能关系及能量守恒定律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具体如下:1.常见的三类问题:(1)滑块和滑板的初速度相同;(2)滑块和滑板中有一个物体初速度为零;(3)滑块和滑板的初速度均不为零。2.考查角度:(1)“滑块+滑板”的动力学问题;(2)“滑块+滑板”的动量守恒问题。3.规律应用:(1)牛顿第二定律;(2)牛顿第三定律;(3)运动学公式;(4)动能定理;(5)功能关系;(6)动量守恒定律;(7)能量守恒定律。知识梳理1.模型特点

3、:上、下叠放两个物体,并且两物体在摩擦力的相互作用下发生相对滑动.2.建模指导解此类题的基本思路:(1)牛顿第二定律分析滑块和木板的受力情况,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别求出滑块和木板的加速度;(2)动量守恒定律分析系统总动量的大小及方向,结合能量守恒定律综合应用。3.考试题型:(1)选择题:包括文字选择题与图象选择题;(2)计算题:主要有关于滑块和滑板间是否存在相对滑动的分析计算、使滑块与滑板间发生相对滑动的临界力的计算(即外力的作用范围问题);其它临界问题的分析计算等。4.易失分点:(1)不清楚滑块、滑板的受力情况,求不出各自的加速度.(2)不清楚物体间发生相对滑

4、动的条件.考型一:动力学类问题分析“滑块—滑板模型”问题时应掌握的技巧1.分析题中滑块、滑板的受力情况,求出各自的加速度.2.画好运动草图,找出位移、速度、时间等物理量间的关系.3.知道每一过程的末速度是下一过程的初速度.4.两者发生相对滑动的条件:(1)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动力学条件).(2)二者速度或加速度不相等(运动学条件).(其中动力学条件是判断的主要依据)核心疑难探究临界问题【典例1】方法指导二、使滑块与滑板间发生相对滑动的临界力的计算方法使滑块与滑板间不发生相对滑动或者发生相对滑动的力都是某一特定范围的力,因此刚好能够使滑块与滑板间发生相对滑动的临

5、界力的计算很重要。此临界力的计算通常有两种方法:1.动力学方法:先用隔离法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不受外力F作用的那个物体的最大加速度,然后再用整体法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外力F的大小数值,这个值就是临界值。滑块与滑板间不发生相对滑动时的外力应小于或等于这个数值,而滑块与滑板间发生相对滑动时的外力应大于这个数值。方法指导2.临界条件法:即运用临界条件进行计算。滑块与滑板恰好能发生相对滑动(要滑动但还未滑动时)的临界条件是(1)滑块与滑板间的静摩擦力达到最大静摩擦力(通常近似地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2)滑块的加速度恰好等于滑板的加速度。三、滑块在滑板上不

6、滑下的临界条件:滑块滑到滑板一端时,滑块和滑板两者速度相同.核心疑难探究临界问题【典例3】木板M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木板上放着一个小滑块m,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为了使得m能从M上滑落下来,求下列情况下力F的大小范围。FmFmMM解析(1)m与M刚要发生相对滑动的临界条件:①要滑动:m与M间的静摩擦力达到最大静摩擦力;②未滑动:此时m与M加速度仍相同。受力分析如图,先隔离m,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a=μmg/m=μgfmm再对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0=(M+m)afmFM解得:F0=μ(M+m)g所以,F的大小范围为:F>μ(M+m)g(2)受力分析如

7、图,先隔离M,由牛顿第二定律可fmF得:a=μmg/Mm再对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0=(M+m)afmM解得:F0=μ(M+m)mg/M所以,F的大小范围为:F>μ(M+m)mg/M临界问题核心疑难探究【典例4】如图甲所示,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长木板B(长木板足够长)的左端放置着静止的小物块A.某时刻,A受到水平向右的外力F作用,F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即F=kt,其中k为已知常数.若A、B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且滑动摩擦力与最大静摩擦力大小相等,m=2m.则下列图BA象中,可以定性地描述长木板B运动的v-t图象的是(C)甲乙解析:根据题意,开

8、始时,A、B相对静止,相对滑动前以kt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