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寻寻觅觅》复习叠词运用.ppt

《声声慢·寻寻觅觅》复习叠词运用.ppt

ID:50575838

大小:147.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3-14

《声声慢·寻寻觅觅》复习叠词运用.ppt_第1页
《声声慢·寻寻觅觅》复习叠词运用.ppt_第2页
《声声慢·寻寻觅觅》复习叠词运用.ppt_第3页
《声声慢·寻寻觅觅》复习叠词运用.ppt_第4页
《声声慢·寻寻觅觅》复习叠词运用.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声声慢·寻寻觅觅》复习叠词运用.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赏析:“寻寻觅觅”,写人的动作、神态;“冷冷清清”,写环境的悲凉;“凄凄惨惨戚戚”,写内心世界的巨大伤痛。开篇使用七组叠词来表现心态,奇特而具有音乐美,似“大珠小珠落玉盘”,可谓“横绝古今”。复习目标:1、背诵和默写诗句。2、

2、炼字类之炼叠音词。炼叠音词分析我国古典诗词中炼叠音词,诗词中的叠字有状形、状声、状色等作用。刘勰《文心雕龙·物色篇》云:“故‘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为日出之容,‘洒洒’拟雨雪之状,‘喈喈’逐黄鸟之声,‘喓喓’学草虫之韵。”炼叠音词分析我国古典诗词中炼叠音词,往往能增强韵律感、节奏感,摹拟声音形态,使诗文更加生动形象。举例王维的《积雨辋川庄作》中的“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郭彦深说“漠漠阴阴,用叠字之法,不独摹景之神,而音调抑扬,气格整暇,悉在四字中”。又如李清照《声

3、声慢》中起首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全用叠音词,不仅使词律节奏感强,而且使全词笼罩在一种凄惨愁苦的氛围中。黄氏延绿轩[明]高启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湿。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注】芜,丛生草。“葱葱”、“靡靡”两个叠音词有什么作用?“葱葱”,状写出溪边树木的葱茏茂盛的特点,一个“暗”字,写出了“溪树”的色调质感。由于受溪水的滋润,树木显得格外枝繁叶茂,与前面的“葱葱”相呼应。第二句的“靡靡”写“江芜”在微风吹拂下摇曳起伏的情态。这里的“靡靡”,指风吹草伏的样子。而“湿”字为下句写“雨过

4、”时的情景,做了铺垫。诗的最后两句,想象新奇:雨后开帘,满野春色一齐涌进房中来,这是我们都感受过却不易写出的情景。“入”字把春光的浓郁蓬勃而不可阻遏之势,十分形象地表达了出来,而诗人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寄远杜牧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正是客心孤回处,谁家红袖凭江楼?首句中“悠悠”在诗中有何作用?“悠悠”,写出了水面的平和、水流的悠长、也透露出江上的清寂。这景象既显出舟行者的心情比较平静从容,也暗透出他一丝羁旅的孤独。为第三句的“客心孤回”作了准备,打下了铺垫。杳杳寒山道寒山杳杳寒山道,落落

5、冷涧滨。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淅淅风欢面,纷纷雪积身。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叠字运用是本诗的特点。请找出最能直接表现诗人情怀的两句诗,并结合诗歌内容,赏析这两句诗中叠字运用的艺术效果。“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以抒写诗人的情怀作结。”‘朝”“岁”是单个的名词,一经叠用,就表现出时间的悠长。这里写出了诗人长期置身于深山密林之中,经常见不到阳光,因而不知时序的变化,甚至分辨不出春去秋往的感受,表达了他冷漠(孤寂)的心情,与前面寂静幽深寒冷的环境描写自然地融合为一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