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和密度》复习课导学案.doc

《质量和密度》复习课导学案.doc

ID:50578664

大小:388.97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11

《质量和密度》复习课导学案.doc_第1页
《质量和密度》复习课导学案.doc_第2页
《质量和密度》复习课导学案.doc_第3页
《质量和密度》复习课导学案.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质量和密度》复习课导学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垌塚中学幸福课堂备课人:刘中洋《第六章质量和密度》复习课导学案一、复习目标:1.回顾本章知识。2.会用天平和量筒测物质的密度。3.会运用质量和密度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二、重点难点:重点:密度知识的应用难点:理解密度的概念三、复习过程(一)知识梳理定义:叫质量。单位:、g、mg、t;其换算关系实验室用工具——质量工具常用工具:案秤、杆秤、台秤、电质量和密度测量直接测量:固态(或粉状)质量方法特殊测量:微小质量、液体质量定义:叫密度。公式:密度单位:kg/m3、常用单位   ,换算关系:测定:测质量、测体积,用公式ρ=计算密度应用:求

2、质量、求体积、鉴别物质(二)典型事例例1.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A.ρ甲:ρ乙=4:1B.ρ甲:ρ乙=1:4C.若V甲=V乙,则m甲

3、割后的这两块钢板()A.质量相等B.密度相等C.体积相等D.不确定3.一只空瓶装满水时的总质量是400g,装满酒精时的总质量是350g,则该空瓶的容积是()(ρ水=1g/cm3,ρ酒精=0.8g/cm3)A.400cm3B.350cm3C.250cm3D.200cm35.某同学用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他将物体放入天平,通过增、减砝码后,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边一点,这时他应该()  A.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B.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C.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 D.向右移动游码6.一个苹果的质量是

4、162g,合kg;若这个苹果的体积是180cm3,则该苹果的密度为g/cm3。g01234550g20g10g甲乙7.某同学调节托盘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停在分度盘的左侧,如图甲所示.要使天平平衡,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移动.当他用天平测物体质量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如图甲所示),这时应该(选填“增加”或“减小”)砝码;当他在天平右盘中放入50g、20g和10g的砝码各一个,并将游码移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时,指针恰好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则被测物体的质量为g。8.一个体积是40cm3的铁球,质量是156g,这

5、个铁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铁=7.8×103kg/m3)若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多大?/垌塚中学幸福课堂备课人:刘中洋四、达标检测1.对于密度公式ρ=m/V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m成正比 B.密度ρ与物体的体积v成正比 C.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m和体积v都有关 D.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密度ρ在数值上等于质量m与体积V的比值2、一段均匀的镍铬合金线,将它截去一段,则剩余部分和截去前的整段合金线相比,以下物理量不变的是()A.质量B.密度C.体积D.电阻3.下列是小明使用天平的几点做法,其中正

6、确的是()A.测量前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B.调节横梁平衡时,游码可不在零刻度处A.测量前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B.调节横梁平衡时,游码可不在零刻度处C.用手直接加减砝码D.所测物体质量可以超过天平最大测量值4.图像可以直观地反映有关信息。对下列图像所含信息的理解,错误的是()A.图①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该物体的密度大小B.图②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该物体在对应时间内通过的路程C.图③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该电动机在对应时间内所做的功D.图④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该用电器在对应电压下的电功率5.单位及单位换算:海洋中一头蓝鲸的质量约为120t=kg;

7、某位九年级男同学的质量约为6×104;我们教室中地板所用的大理石密度约为2.7×103。6.某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该物体的密度为     kg/m3./垌塚中学幸福课堂备课人:刘中洋7.已知ρ水=1.0×103㎏/m3,ρ冰=0.9×103㎏/m3。体积为lm3的水全部凝固成冰后,冰的质量为_______㎏。水凝固成冰后体积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8.为确定某种未知液体的“身份”,物理老师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小明的实验小组,他们利用天平和量筒进行了多次测量。某次的操作如下:(1)用天平测量液体的

8、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大小和游码的位置如上图甲所示,则称得烧杯和液体的质量m为g。(2)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将烧杯中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中,液面达到的位置如上图乙所示,则该液体的体积V为mL。尽管体积测量方法正确,但大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