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理论与生产者行为课件.ppt

生产理论与生产者行为课件.ppt

ID:50657097

大小:386.50 KB

页数:47页

时间:2020-03-14

生产理论与生产者行为课件.ppt_第1页
生产理论与生产者行为课件.ppt_第2页
生产理论与生产者行为课件.ppt_第3页
生产理论与生产者行为课件.ppt_第4页
生产理论与生产者行为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产理论与生产者行为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PPT专区-天天文库

1、第四章生产理论(生产者行为)本章开始分析供给曲线背后的生产者行为,并推导出供给曲线,结合消费者行为分析,研究商品市场均衡问题。企业(生产者或厂商)生产和生产函数短期生产分析长期生产分析规模报酬第一节企业与生产函数企业就是把投入转化为产出的生产经营性组织。在西方经济学中,企业亦称厂商或生产者,是指能够作出统一的生产决策的单个经济单位。一、企业的组织形式个人企业(公司):单个人独资经营的厂商组织。企业家往往同时是所有者和经营者。合伙制企业:由两个人及以上合资经营的厂商组织。公司制企业:按公司法建立和

2、经营的具有法人资格的厂商组织。它是一种典型的现代企业组织形式,包括股份制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二、厂商的目标在微观经济学中,一般总是假定厂商的目标是追求最大的利润。这是西方经济学中理性经济人假定的具体化。对生产者行为的分析,仍使用厂商追求最大化利润这一假设。三、生产与生产函数生产过程和生产要素企业生产要素产品生产过程厂商生产:是一个从生产要素投入到产品产出的过程。生产过程和生产要素生产要素资本劳动土地企业家才能企业西方经济学中的生产要素包括资本(K)、劳动(L)、土地(N)和企业家才能(T)。生

3、产函数就是表示要素投入量及其组合与其所能带来的最大产出量之间的关系,它描述了企业有效运行的技术可行性。如果用Q表示最大可能产出量,L、K、.T、N分别表示劳动、资本、土地以及企业家才能,则生产函数可以表示为:Q=f(L、K、T、N)用函数形式表示:Q=f(X1,X2,…,Xn)n种生产要素狭义的生产函数:Q=f(K,L)研究生产函数一般都以特定时期和既定生产技术水平作为前提条件,这些因素发生变动,形成新的生产函数。且假设一切要素的使用达到了最有效;要素价格既定技术系数:产品生产中投入的各种生产要

4、素的配合比例。可变技术系数:要素的配合比例可变,要素之间可以相互替代。固定技术系数:只存在唯一一种要素配合比例,必须按同一比例增减,要素之间不可替代。同样产量,可采用劳动密集型(多用劳动少用资本),也可采用资本密集型(多用资本少用劳动)。一人一台缝纫机一台车一个司机一个萝卜一个坑固定比例生产函数固定比例生产函数:每一产量水平上任何要素投入量之间的比例都固定的生产函数。固定比例生产函数下,产量的增加,必须有L、K按规定比例同时增加,若其中之一数量不变,单独增加另一要素量,则产量不变。柯布-道格拉斯

5、生产函数(C-D生产函数):Q=ALαKβα+β>1规模报酬递增α+β=1规模报酬不变α+β<1规模报酬递减A为代表技术水平,A>0,α表示劳动贡献在总产中所占份额(0

6、少厂房设备等生产规模,从而增加或减少生产量。所谓短期是指厂商不能根据市场需要通过调整厂房设备等生产规模来调整生产量,而只能在原有厂房设备等条件下来调整产量的时间长度。因此,长期内,厂商所有的要素投入量(成本)都是根据产量的大小而可变的。而短期内,厂商的要素投入量(成本)分为固定的和可变的两部分。由于市场信息的不充分,长期是理想的,短期是现实的。第二节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短期生产函数:Q=f(L,K)或Q=f(L,K)K为固定投入二、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总产量(TP)是一种要素(例如劳

7、动)投入总量所带来的产出总量。TPL=f(L,K)平均产量(AP)是总产量与相应的要素投入量之比。APL=TPL/L边际产量(MP)是在其他投入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某种要素(例如劳动)投入所带来的总产量的增量。MPL=ΔTPL/ΔLMPL=dTPL/dL一、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一种可变要素条件下的投入—产出关系劳动量(L)资本量(K)总产量(TP=Q)平均产量(AP=Q/L)边际产量(MP=⊿Q/⊿L)012345678910101010101010101010101001030

8、608095108112112108100-10152020191816141210-10203020151340-4-81231234455667789981126000QLQLTPAPMP3020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ⅠⅡⅢ三、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TPLAPLMPLTPLoLAPLMPLEHL3L2FL11、三个产量曲线的变动趋势及几何意义2、边际产量与总产量的关系MP上升,则TP递增上升MP下降(且MP>0),则TP递减上升MP达最大值时,TP从递增上升转为递减上升(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