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观潮》教学设计.docx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观潮》教学设计.docx

ID:50661326

大小:11.6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07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观潮》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观潮》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观潮》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观潮》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观潮》的教学设计课题名称:《观潮》姓名:杨善美工作单位:大理市下关镇金星完小学科年级:四年级教材版本:人教版一、教学内容分析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自古以来就被人们称颂。明代诗人王在晋曾经在《望江台》中写道: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水自天来。本文介绍了农历八月十八钱塘江大潮涌来时的雄伟壮观、惊心动魄的景象。“奇”,作为主线始终统领全文。潮来之前,作者通过观潮人群急切心情的描写,从侧面突出了一个“奇”。潮来之时,作者把潮水由远及近的声音和看到的景象交织在一起描写,再现了大潮的势不可挡,进一步突出了一个“奇”。潮头过后,余波“漫天卷地地涌来”,可见潮头虽去,气势犹在。留给我们

2、的仍是一个“奇”。二、教学目标1、理解“浩浩荡荡”、“山崩地裂”等精彩词句,提高学生品读词句的能力。2、通过语感训练,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让学生感悟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激发学生对自然奇观,壮美山河的热爱之情。三、学习者特征分析《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读自悟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我主张放手让学生读中感悟,引导学生去体会本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1.创设情景,感受大潮的雄奇。2.以读为本,感悟文章的语言魅力。3.重点切入,体验大

3、潮的雄奇。4.品读赏析,感悟大潮的雄奇五、教学重点及难点本文的教学重点是讲述描写“潮来之时”的所见、所闻、所感。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生动而有层次地描述钱塘江大潮的雄奇。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在教学《观潮》这一课时,我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情寓其中,更好地理解课文。1.通过创设情景,学生想去观潮的强烈欲望被勾起,自然而然地就进入了文本当中,身临其境地感受大潮的雄奇。《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重点讲述课文最扣人心弦的潮来时雄伟壮观的景象,让学生充分地品味课文中的精彩语言,受到感染和熏

4、陶,这样教学抓住了本节教学的重点,突破了难点。2.潮来时是课文的重点,学生按要求组建学习小组,采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方式来学习。遇到困难的地方,我适当地点拨,学生在我的引导下抓住潮水声音变化的词语和潮水形态变化的词语,充分感受大潮的雄伟气势。《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3.教学中,我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读,让学生读得有情有趣,读得津津有味。通过读,培养学生的语感,感受语言的美3.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朗读,通过齐读、小组读、个人读、师生评价读等多种朗读形式使其熟读成诵,学生在学中读,读中品,品中悟,最

5、后实现了“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以读为本,熟读成诵,是中国传统语文教学的宝贵经《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充分重视朗读和背诵的指导和训练,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特点。七、教学评价设计以读为本,熟读成诵,是中国传统语文教学的宝贵经验。《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充分重视朗读和背诵的指导和训练,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特点。比如朗读课文“潮来时”这一段,我设计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进行精彩部分的巩固。通过学生试读、教师导读,师生评价读、多样的朗读形式对学生进行了读的能力的培养。熟读自然成诵,有意识地让

6、学生背一背,有效地促进语言的积累。学生在学中读,读中品,品中悟,最后实现了“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八、板书设计观潮(天下奇观)潮来前江面很平静声音:闷雷滚动—越来越来—山崩地裂潮来时形状:一条白线—白色城墙—白色战马潮来后依旧风号浪吼九、实践反思好的板书是一篇文章的袖珍版,是一种直观的教学方法。本篇板书我是依照作者的思路,将文中作者的思路线、重点词语线,按照观察的顺序,设计了词语式的板书,从而辅助了教法的实施。“为学生营造充满诗意的课堂”是我们语文教师共同的追求。面对《观潮》这样一篇大气磅礴,诗意十足的课文,我们更该以强烈的人文意识、多样的学习方式、丰富的读书实践催生孩子

7、独特的情感体验。让孩子们在充满诗意的课堂上与文本实现心灵的晤对,享受阅读的快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