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刀对急性软组织损伤治疗.ppt

针刀对急性软组织损伤治疗.ppt

ID:50673982

大小:756.00 KB

页数:45页

时间:2020-03-14

针刀对急性软组织损伤治疗.ppt_第1页
针刀对急性软组织损伤治疗.ppt_第2页
针刀对急性软组织损伤治疗.ppt_第3页
针刀对急性软组织损伤治疗.ppt_第4页
针刀对急性软组织损伤治疗.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针刀对急性软组织损伤治疗.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针刀对急性软组织损伤治疗的临床应用研究ClinicalStudyofTreatingAcuteSoftTissueInjuryWithAcupotomy目的通过针刀对四肢肢体及较大关节周围急性软组织损伤的治疗,观察血肿、水肿及皮肤瘀血斑吸收情况,肢体功能恢复速度和疼痛的强度及持续时间,评估疗效。方法将16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刀治疗组和常规方法治疗组,分别进行针刀治疗和常规方法治疗,于治疗前后疼痛观察按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肿胀、血肿及皮肤瘀斑以肉眼观察和尺量记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针刀治疗组优良率达100%,常规方法治疗组优良率仅33.3%。针

2、刀对急性软组织损伤疗效肯定,可促进肌肉组织修复,减少组织粘连和瘢痕形成,填补了针刀治疗的空白。关键词针刀疗法急性软组织损伤肌肉损伤与修复减压序四肢肢体及关节周围急性软组织损伤多见于运动员、士兵和青年学生,伤后主要以减少出血、渗出及镇痛的一些较为被动的方法治疗,在促进肌肉组织修复和减少瘢痕组织形成方面无行之有效的方法,而以往针刀治疗仅限于慢性软组织损伤,对急性软组织治疗被列为禁忌症,所以针刀用于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至今未有报导。我们之所以敢于打破这一禁区,是因为有基础科学实验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一般临床资料从2002年至今,我们收治急性软组织损伤

3、共16例,排除骨折及软骨损伤均符合诊断标准,以下肢和膝关节伤居多;单侧臀大肌损伤1例,单侧股四头肌损伤2例,双膝关节撞击伤3例,单膝关节撞击伤5例,单侧小腿肌拉伤3例,双上臂肌拉伤1例(举重运动员),单侧三角肌棒伤1例,大多为运动员、士兵和学生。其中男11例,女5例;年龄14—26岁;均于伤后3小时内就诊。分组针刀治疗组:用针刀、消炎、镇痛和活血化瘀药物治疗8例;常规方法治疗组:继续用消炎、镇痛和活血化瘀药物,不加针刀干预8例。2组在年龄、性别、病情及临床表现上差异无显著性,资料较均衡,仅在其部位上有较大差别。将符合诊断标准,但兼有骨折或软组织损伤

4、以及车祸等原因造成较为严重损伤患者作为排除对象。针刀治疗组治疗方法体位根据损伤部位不同采取令患者舒适和术者操作方便的体位。定点在损伤部位肿胀瘀血处视损伤部位和面积大小不同而定数点,一般每针与针的间隔要够一个平方厘米,一次施术不超过10个点。施术要领严格遵循外科手术无菌操作常规;用5g/L利多卡因注射液行局部浸润麻醉(总量不超40ml);按针刀四步规程要求进针刀;针刀深达肌组织即可,在肌纤维间行纵行疏通分离肌纤维的粘连;术毕以无菌纱布包扎。常规方法组的治疗青霉素800万u溶于生理盐水500mL静脉滴注,每日一次;复方丹参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日

5、一次;用红花油涂抹患处。结果一般观察指标血肿、水肿消散情况;肢体功能恢复速度;皮肤瘀血消失情况;均以肉眼观察和尺量记录。疼痛的强度 及持续时间按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评价标准采用自定标准和“VAS”法综合评价;于治疗第10天算起(第一次针刀治疗),10天内疼痛下降由10至0,血肿、水肿和皮肤瘀斑完全吸收为优;在20天内完全吸收为良;30天内部分吸收为差。评价结果针刀治疗组评为优良者分别为7例和1例,常规方法治疗组分别仅为1例,针刀治疗组优良率达I00%,而常规方法治疗组优良率仅33.3%。讨论一、针刀对肌肉组 织损伤的组织 学研究结果(一)肉

6、眼观察造模手术后10天筋膜与皮肤形成粘连,面积为2cmx1cm左右,并有脂肪样物质产生,可能是一些炎性渗出物;有一只动物左腿腓肠肌与比目鱼肌发生轻微粘连;肌肉伤口及附近表面粗糙,有包块,损伤部位明显发白,并有粘液,手触时感到比较硬。造模手术后20天自然恢复组:筋膜与皮肤仍有少量粘连,损伤部位与正常部位稍有差别,仍有少量脂肪组织,损伤部位与正常部位颜色仍有差异,肉眼可直接找到受损部位。针刀治疗组:筋膜与皮肤没有粘连,肌肉与皮肤和比目鱼肌无明显粘连,没有脂肪样物质,没有粘液,肌肉表面光滑,损伤部位与正常部位颜色稍有差异,不易区分,需借助缝合线标记找到受

7、损部位。造模手术后28天自然恢复组:筋膜与皮肤已无明显粘连,但仍有少量脂肪样物质,肉眼不能直接找到受损部位,必须借助标记才能找到。针刀治疗组:肌肉颜色正常,没有异常物质增生,肌肉表面光滑,在体视解剖镜下才能找到受损部位。(二)光镜观察图1正常日本大耳白兔腓 肠肌的组织切片照片从照片中可以看出肌纤维排列整齐,一条肌纤维内含有多个细胞核,正常肌细胞核为扁椭圆形,位于肌膜下方,核仁不明显;能清楚地看到明暗相间、重复排列的横纹,明带(IsotropicBand)和暗带(AnisotropiBand)排列整齐;另外肌纤维表面还附着一种扁平、有突起的肌卫星细胞

8、,当肌纤维受损伤时,肌卫星细胞可增殖分化,参与肌纤维的修复。图2为损伤后10天的切片照片可以清楚地看到,中间为损伤后所填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