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功补偿外文翻译(适用于毕业论文外文翻译+中英文对照).doc

无功补偿外文翻译(适用于毕业论文外文翻译+中英文对照).doc

ID:50676702

大小:364.51 KB

页数:16页

时间:2020-03-13

无功补偿外文翻译(适用于毕业论文外文翻译+中英文对照).doc_第1页
无功补偿外文翻译(适用于毕业论文外文翻译+中英文对照).doc_第2页
无功补偿外文翻译(适用于毕业论文外文翻译+中英文对照).doc_第3页
无功补偿外文翻译(适用于毕业论文外文翻译+中英文对照).doc_第4页
无功补偿外文翻译(适用于毕业论文外文翻译+中英文对照).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无功补偿外文翻译(适用于毕业论文外文翻译+中英文对照).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w10kv无功补偿摘自——《电力系统分析和设计》摘要改善工业企业用电的功率因数是提高用电效率、节约电能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应用实例说明了工业企业无功补偿的意义和作用,并针对目前工业企业供用电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和措施。1引言在工业企业中,绝大多数的用电设备属于感性负荷,这些设备在运行中要吸收大量的无功功率。无功功率的增加使供电系统的功率因数降低,从而出现系统电压下降、电气设备得不到充分利用、增加线路损耗以及降低供电设备的供电能力等情况。因而就地进行无功补偿、提高功率因数对降损节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2补偿方式的选择无功补偿分为集中补偿、分

2、散补偿和就地补偿三种。集中补偿,即在高、低压配电所内设置若干组电容器,电容器接在配电母线上,补偿该配电所供电范围内的无功功率,并使总功率因数达到规定值以上。这种补偿方式只能补偿高、低压母线之前线路上的无功功率,它们相当于把无功功率源移到用电企业的配电所,使用户对供电系统要求的无功功率有所减少,达到供电部门所要求的功率因数。而它们对配电母线以下的企业内部的变压器和线路的无功功率不能起到补偿作用,仍有大量的无功功率在企业内部线路上流动并产生损耗。分散补偿是将电容器组分别安装在各个车间的配电盘处,这种安装方式可以使配电变压器以及变电所至车间的线路都可以由于无功负荷

3、的减少而获得补偿效果。就地补偿是把无功补偿器直接接在异步电动机旁或进线端子上。集中补偿方式所用电容器组的容量较分组补偿或就地补偿要小,它的利用率则更高,缺点是对变、配电所各馈线并未得到补偿,仅减轻了电网的无功负荷。分散补偿方式中的电容器组的利用率比就地补偿高,因此总需要量较就地补偿要小,是一种经济合理的补偿方式。无功补偿应遵循“全面规划,w合理布局,分级补偿,就地平衡;集中补偿与分散补偿相结合,以分散补偿为主;高压补偿与低压补偿相结合,以低压补偿为主;调压与降损相结合,以降损为主”的原则。3补偿容量的确定在电力网中无功功率的消耗是很大的,大约50%的无功功率

4、消耗在输、变、设备上,50%消耗在电力用户上。为了减少无功功率消耗,就必须减少无功功率在电网里的流动。最好的办法从用户开始增加无功补偿,提高用户负荷的功率因数,这样可以减少发电机无功出力和减少输、变、配电设备中的无功电力消耗,从而达到降低损耗的目的。补偿的无功功率容量为式中—最大负荷日平均有功功率;—未装设补偿装置前的功率因数实测值;—装设补偿装置后所达到的功率因数值。4无功补偿装置的作用可以根据负荷变化情况决定采用静态还是动态补偿方式。当负荷变化较为平稳时,应采用静态补偿方式,这不仅能较好地降低线路损耗,而且投资少;当负荷变化较大时,应采用动态补偿方式,稳

5、定电压。4.1降低线损设在某一额定电压下,有功功率恒定不变,由于功率因数变化,其线路损耗变化率ΔP%为从表4.1中可以看出提高功率因数对于降低电能损耗,提高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w表4.1 功率因数与有功损耗百分率的对应数据 若在恒定有功功率条件下,原有的功率因数为0.60,补偿后的功率因数为1,0时,其线损率降低ΔΡ%为64%。采用动态补偿装置,将电力电容器分组跟踪补偿,则可由原来不同的功率因数稳定在所规定的功率因数范围内,达到充分补偿的目的。4.2线路、变压器的增容线路、变压器的增容量ΔS为加设补偿装置后,可提高功率因数,对企业的直接功率因数经济效

6、益是明显的。因为国家电价制度中,从合理利用能源出发,依据企业的功率因数值来调整电价高低。这种补偿装置对企业和整个电力系统的经济运行都有着重大的经济效。4.3改善电压质量改善电压质量是指装设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前后,作用在补偿地点的线路电压稍有提高。式中—未装设补偿装置前角的正切;—装设补偿装置后角的正切;R、x—线路的电阻、电抗。w5工业企业供用电系统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图1为某重型机床厂供电系统示意图。目前,该厂变压器总容量为17660kVA,共有20台变压器(1#~20#变压器),每台变压器的容量范围为50~1250kVA,变比为10kV/014kV。变压器

7、低压侧负载主要为电动机,如图中M1、M2⋯⋯Mn所示。一般情况变压器负载率基本上维持在28%~29%之间,最大负载时为7000kW。5.1采用高、低压相结合的补偿方式取代高压集中补偿从图中可以看到该厂供电网络的功率因数补偿是高压集中补偿,即只在变电所10kV的高压母线上接电容器组,而低压却没有采取任何补偿措施。这种固定电容器补偿的方法会出现过补偿或欠补偿的情况,并且对二次母线以下的供电线路的功率因数补偿不起作用。由于功率因数低而造成的线路损失和变电设备的损失是很大的,所以补偿时要尽量做到分级,靠近负载处安装电容器。因而提出高压侧集中补偿和低压侧分散补偿相结合

8、的补偿方式。图5.1 某重型机床厂供电系统示意图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