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必修1).ppt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必修1).ppt

ID:50694496

大小:1.16 MB

页数:40页

时间:2020-03-15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必修1).ppt_第1页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必修1).ppt_第2页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必修1).ppt_第3页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必修1).ppt_第4页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必修1).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必修1).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考纲下载1.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2.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3.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Ⅱ4.生物膜的结构Ⅱ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热点提示1.细胞膜选择透过性的实验验证与分析2.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应用及实验探究设计3.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判断及实验探究4.生物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及相关实验验证答案:半透明半透明<>=答案:细胞膜液泡膜大液泡质壁分离质壁分离复原想一想:细胞吸水时,水分子跨膜运输的状态如何?答案:水分子在细胞膜上总是双向运动的。只不过在细胞吸水时,由外向内扩散的水分子总数多于由内向外扩散的水分子总数。答案:不同不同

2、相对独立水分子离子和小分子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答案:①相同点:某些物质可以通过,另一些物质不能通过。②不同点:选择透过性膜一定是半透膜,半透膜不一定是选择透过性膜议一议: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有哪些异同点?1.对比分析渗透作用模型植物细胞与外界溶液形成渗透系统图解基本组成或条件半透膜浓度差原生质层——选择透过性膜浓度差——细胞液与外界溶液之间原理水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作用细胞液通过原生质层与外界溶液之间发生渗透水扩散的方向低浓度溶液→高浓度溶液特别提醒:①渗透系统适用于比较溶质不能透过半透膜的溶液浓度的大小。②两溶液间的水分子进行双向运动

3、,我们只是观测出水分子双向运动的差所导致的液面改变。③溶液浓度指摩尔浓度而非质量浓度,如10%葡萄糖溶液和10%蔗糖溶液的质量浓度相同,但摩尔浓度是10%蔗糖溶液的小,故水由蔗糖向葡萄糖溶液移动。2.两组相近概念比较(1)半透膜、选择透过性膜区别:①半透膜是无生命的物理性薄膜,是指某些物质可以透过而另一些物质不能透过的多孔性薄膜,物质能否通过取决于分子的大小。②选择透过性膜是具有生命的生物膜,载体的存在决定了其对不同物质是否吸收的选择性。细胞死亡或膜载体蛋白失活后,其选择透过性丧失。共性:都允许水分子自由通过,而不允许大分子物质通过。(

4、2)原生质层、原生质体①原生质层是成熟的植物细胞内相当于半透膜的结构,由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膜之间的细胞质组成,不包括细胞核和液泡内的细胞液。此结构仅存在于成熟植物细胞中。②原生质体是去除了植物细胞壁后所剩下的具有生物活性的植物细胞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三部分,常用作植物细胞融合的材料。3.渗透系统的应用(1)比较不同溶液浓度大小漏斗内烧杯内溶液浓度MN现象及结论①若漏斗内液面上升,则M>N②若漏斗内液面不变,则M=N③若漏斗内液面下降,则M

5、液结  论变蓝不变蓝碘能通过半透膜,而淀粉不能不变蓝变蓝淀粉能通过半透膜,而碘不能变蓝变蓝淀粉和碘都能通过半透膜不变蓝不变蓝淀粉和碘都不能通过半透膜(3)探究物质能否通过半透膜(以碘和淀粉为例)1.下表资料显示四组马铃薯条分别浸入Ⅰ~Ⅳ四种不同溶液1h后质量转变百分率,根据表中资料可得到的结论是()A.溶液Ⅰ的浓度最小B.溶液Ⅱ的浓度小于溶液ⅢC.溶液Ⅳ的浓度最大D.溶液Ⅳ是蒸馏水溶 液ⅠⅡⅢⅣ质量转变百分率+5%-5%-3%0%解析:根据表格中质量转变百分率可知,四组马铃薯条分别在Ⅰ~Ⅳ四种液体中发生了吸水、失水、失水和吸水失水达到动

6、态平衡四种情况,由此可推知外界四种溶液浓度大小为Ⅱ>Ⅲ>Ⅳ>Ⅰ。答案:A1.实例有差异⇒植物细胞膜对无机盐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2.结构基础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不同。(2)外因——主要是影响呼吸作用3.原因分析(1)内因——遗传因素4.实验验证2.(2009·成都质检)用相同的完全培养液,在相同条件下分别培养水稻和番茄幼苗。在二者的吸水率几乎相同的情况下,72小时后原培养液中部分离子浓度发生了如下表的变化(表中数据为72小时后溶液中部分离子浓度占实验开始时的百分比)。分析下表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不同植物对离子的需要量是不同的B

7、.与番茄相比,水稻对SiO需要量大,对Ca2+需要量小C.不同植物根尖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同的D.植物对各种离子的吸收速率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有关解析:植物因其根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不同,而表现出对矿质离子吸收的选择性。这种吸收是主动运输,此表并不能体现出离子吸收速率与溶液中相应离子的浓度的关系。答案:D【例1】如果将质量分数为10%的蔗糖溶液和质量分数为10%的葡萄糖溶液分别置于“U”形管的左右两侧,中间用半透膜隔开(允许水分子和葡萄糖分子通过半透膜,不允许蔗糖通过),使两者的液面相平,如下图所示。开始和一段时间后液面情况是

8、()①左侧高于右侧②右侧高于左侧③左右两侧一样④无法确定A.①②B.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思路点拨:渗透压的高低与溶质颗粒的多少有关,与溶质分子的质量无关。在比较不同溶液的渗透压的大小时,不能用质量分数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