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善用批评.doc

教育要善用批评.doc

ID:50695713

大小:2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13

教育要善用批评.doc_第1页
教育要善用批评.doc_第2页
教育要善用批评.doc_第3页
教育要善用批评.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教育要善用批评.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育要善用批评威远县实验小学苟成碧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尤其是对于学生来说,在学习、生活中总是难免犯错。人,总是在批评和自我批评中成长起来的。学生只有接受了批评,自觉地反省,努力去改正,才会更好地成长起来。批评,是思想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正确地运用这一手段,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并改正错误。小学教师所面对的是天真活泼但又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的学生,要使批评达到一定效果,就要同他们心理相融、感情相通。这就必须分析和研究被批评学生心理状态和特点,掌握批评的艺术。做了多年的教师,我发觉自己对学生的批评越来越少,从最初的动辄生气发火,恨铁不成钢

2、式的批评到现在的基本不批评学生,从中我也懂得了许多批评教育的规律。我觉得要注意做好下面几方面工作,促使学生在批评中成长起来,真正达到教育目的。一、批评要在私底下单独面对面进行。批评的目的是为了取得良好的收效,并不是使学生自我退缩,即使批评的出发点完全正确,而且也只是希望学生能够改正错误,也不能忽略他的接受方式。因为不论指责如何正确无误,只要有第三者在场,便容易令被批评者产生怨恨、反感的情绪,使他觉得自尊心受损,颜面尽失,而且也会让他没有回应与澄清的机会。二、批评要掌握事实。“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一切的批评必须建立在充

3、分掌握事实的基础之上,使批评不会让学生觉得是空穴来风。如果老师没有事实根据,空讲几句批评的话就达不到矫正的效果。甚至如果有的教师没有充分的根据就随便批评学生、冤枉学生,久而久之,该老师就不可能让学生信服。在教师的教学中,听信部分学生的片言只语或只是定向思维的认为有的事情只可能是某某学生所为,就轻易地批评他,特别是对于部分差生来说,只会招致他的不服与反抗,不可能达到有效的教学效果。教师如果发现偶而情况下冤枉了学生,应该立刻纠正错误,并及时向学生道歉,让学生感觉到你的老师是平易近人的,知错就能改的。当然我们还是特别强调批评要掌握

4、事实。三、批评要留有余地。在批评教育时,力求点到即止,留有余地,给学生一个自我批评、自我教育的机会。这样,学生易于接受,又对老师的宽容产生负疚感,从而有利于他们不断鞭策自己,尽量少犯或不犯错误。如我班的某某同学,常常迟到,有一次她又迟到,到校后我没有批评他,而是叫她将以往迟到的原因总结出来,叫她想想,有什么原因是不可以克服的,老师可能帮助他。第二天,她对我说,迟到的原因都可以克服,其实可以做到不迟到的。后来,她不但极少迟到,还能够认真学习。四、批评要具体、有针对性,就事论事、不作人身攻击。如果只告诉学生你做得不好,而不说明错

5、在哪儿的话,往往收效甚微。因为这种结论式的批评无法令他服气。使一个人承认自己错了绝不是件容易的事。因此,在提出批评时,一定要言之有理,具体是哪里做错了,深化讲解引致的后果和产生的危害如何。且在批评时要切身处地地为学生考虑一下,不要作出贬低、攻击他人的批评。批评要有针对性,收效才大。老师在台上大讲特讲,但讲得大,讲得空,一般学生摸不着头脑,犯错误的学生也不怕,还是我行我素。批评要有的放矢,要针对具体的人和事,批评要带有明确的目的,点明改正的方向。五、批评要刚柔相济。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既要用刚制柔,又要以柔克刚。对女同

6、学用刚,则有震撼力;对男同学用柔,则化解顽石。刚与柔的使用均以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为重点。特别是那些犯有错误的学生,他们的自尊心表现得就更为复杂一些,因为做了错事,受到别的同学的责怪,产生了自卑感,有时甚至产生“破罐破摔”的想法。而实际上,他们的内心深处,仍有上进的要求,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和帮助。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科曾经说过:“得不到别人的尊重的人往往有最强烈的自尊心。”因此对这学生,在平时既要讲原则,不迁就其错误的思想行为,又要讲感情,尊重他们的自尊心。六、批评要迂回启发。我们不仅要有一针见血、开门见山的批评教育,也要

7、有“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迂回批评教育。这样可以避免批评者与被批评者的直接交锋,引导帮助犯错误的学生消化、理解、醒悟,从而改正错误,达到批评的目的。如此批评没有剑拔弩张之势,往往却有事半功倍之效。七、批评后要以鼓励作结束。一顿批评的结束语,采用一些鼓励性的语言,如“加把劲,相信你会赶上来的!”“我想你已明白其中的道理了,继续努力吧!”来划上句号,更能起到相得益彰的效果。所以,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先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人性的自尊心以及产生消极惰性的根本,再善于运用赞扬、鼓励和批评的教育方式,更多地激发起学生的快乐、兴趣等正情绪

8、,尽可能地减少痛苦、恐惧、愤怒等负情绪的出现,从而令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发自内心地改正自己的错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积极、正确的学习态度去争取各学科的优异成绩。批评是一服苦口的良药。但有一点是我们教育者必须恪守的——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尽管我们的批评未必会有切肤之痛的深刻,但能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