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板厚缺陷处理措施.doc

楼板厚缺陷处理措施.doc

ID:50705001

大小:78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07

楼板厚缺陷处理措施.doc_第1页
楼板厚缺陷处理措施.doc_第2页
楼板厚缺陷处理措施.doc_第3页
楼板厚缺陷处理措施.doc_第4页
楼板厚缺陷处理措施.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楼板厚缺陷处理措施.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表B.0.1专项施工方案报审表工程名称:桐城市金色阳光城编号:致:桐城市建设监理有限公司(项目监理机构)我方已完成金色阳光城工程2#、3#、4#、13#楼板厚缺陷专项处理方案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并按规定已完成相关审批手续,请予以审查。附:□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金色阳光城工程2#、3#、4#、13#楼板厚缺陷专项处理方案□施工方案施工项目部(盖章)中建四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项目经理(签字)年月日审查意见: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字)年月日审核意见:项目监理机构(盖章)总监理工程师(签字盖执业印章)年月日注:本表一式两份,项目监理机构、施工单位各一份金色阳光城工程2#、3#、4#、13

2、#楼板厚缺陷专项处理方案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一、编制说明    目前,一期主楼已经全部结构封顶,通过桐城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对我司施工的2#、3#、4#、13#楼主体工程进行检测,发现3#、4#楼结构板,存在部分板厚不足、13#楼存在板厚超厚等质量缺陷,针对出现的质量缺陷,特编制此方案。 二、工程概况桐城市金色阳光城项目由桐城市盛晟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兴建,上海开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和安徽华盛国际建筑设计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共同设计。总建筑面积:310873.28平方米,其中住宅:223258.23平方米,商业服务网点:25512.45平方米;占地建筑面积:83248平方米,其中:地下

3、建筑面积:57084.24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251229.64 平方米。共1#——17#楼计17栋楼全为住宅楼,其中一期工程2#、3#、4#、12#、13#楼商业B区,其余为后期工程。三、板厚缺陷部位本工程结构形式:商业为框架结构,住宅为剪力墙结构,2#、3#、4#、13#住宅楼楼板混凝土等级为C30,楼板厚度有120mm、130mm,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规定现浇结构板厚尺寸允许偏差为+8mm,-5mm,通过桐城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对一期各栋主楼每层板厚进行实体检测(具体实测值见后附实体检测报告),存在以下楼板部位的厚度过厚或不足:1、现

4、浇板厚度过厚部位(1)2#楼部位:五层顶板27-29/D-K轴现浇板厚度设计尺寸:130mm,实测值:139mm。(2)3#楼部位:①五层顶板21-24/B-E轴现浇板厚度设计尺寸:130mm,实测值:140mm。②六层顶板21-24/B-E轴现浇板厚度设计尺寸:130mm,实测值:143mm。③八层顶板21-24/B-E轴现浇板厚度设计尺寸:130mm,实测值:139mm。④十一层顶板21-24/B-E轴现浇板厚度设计尺寸:130mm,实测值:141mm。⑤十四层顶板21-24/B-E轴现浇板厚度设计尺寸:130mm,实测值:147mm。(3)4#楼部位:①三层顶板14-17/C-E轴

5、现浇板厚度设计尺寸:130mm,实测值:139mm。②五层顶板14-17/C-E轴现浇板厚度设计尺寸:130mm,实测值:139mm。③六层顶板14-17/C-E轴现浇板厚度设计尺寸:130mm,实测值:139mm。④十三层顶板14-17/C-E轴现浇板厚度设计尺寸:130mm,实测值:144mm。⑤十五层顶板14-17/C-E轴现浇板厚度设计尺寸:130mm,实测值:142mm。⑥二十层顶板14-17/C-E轴现浇板厚度设计尺寸:130mm,实测值:143mm。2、现浇板厚度不足部位(1)2#楼部位:十八层顶板27-29/D-K轴现浇板厚度设计尺寸:130mm,实测值:121mm。(2

6、)3#楼部位:①十六层顶板21-24/B-E轴现浇板厚度设计尺寸:130mm,实测值:115mm。②十八层顶板21-24/B-E轴现浇板厚度设计尺寸:130mm,实测值:118mm。③十九层顶板21-24/B-E轴现浇板厚度设计尺寸:130mm,实测值:113mm。④二十层顶板21-24/B-E轴现浇板厚度设计尺寸:130mm,实测值:124mm。⑤二十一层顶板21-24/B-E轴现浇板厚度设计尺寸:130mm,实测值:116mm。(3)4#楼部位:十七层顶板14-17/C-E轴现浇板厚度设计尺寸:130mm,实测值:124mm。四、板厚处理措施 1、产生原因: 混凝土浇筑时标高控制不到

7、位。 2、板厚不足处理方法     由于3#楼主体工程已全部完成,返工重做将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如果在板顶增加混凝土厚度,与已完成的混凝土难以有效结合,很难达到加固效果。在现有的板厚情况下加大板底抗拉强度,提高板处于弹性工作阶段的抗裂弯矩和带裂缝工作阶段使裂缝继续发展的承载力,从而增加板受压工作面的面积,提高板的承载力。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细石混凝土加固:将板厚不足的楼板混凝土凿毛,用1:2.5的素水泥浆扫二遍,加一层¢4@20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