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灌区灌溉排水系统规划设计文.doc

M灌区灌溉排水系统规划设计文.doc

ID:50708487

大小:71.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3-07

M灌区灌溉排水系统规划设计文.doc_第1页
M灌区灌溉排水系统规划设计文.doc_第2页
M灌区灌溉排水系统规划设计文.doc_第3页
M灌区灌溉排水系统规划设计文.doc_第4页
M灌区灌溉排水系统规划设计文.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M灌区灌溉排水系统规划设计文.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规划书样式:标题1:黑体3号加粗段前距17磅段后16.5磅多倍行距2.4标题2:黑体小3号加粗段前距0.5行段后13磅1.5倍行距标题3:宋体,4号,加粗段前距0.5行段后13磅1.5倍行距,正文宋体,五号,首行缩进2字符行距:单倍行距,M灌区灌溉排水系统规划设计计算说明书XXXX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二O一O年三月1灌区的概况M灌区位于太行山前河北平原,灌溉面积包括磁县、临漳、成安,控制面积80km,约12万亩灌区地形平坦,趋势是西南高东北低,地面平均坡度一般在1/1000~1/2000之间。灌区东北部有一条古河床,灌区属半干旱半湿润气候,气温以7月份最高,

2、在25℃以上,1月份最低,在-2℃左右,无霜期220天。春季常有旱风,冬季多西北风,灌区内表层土壤以中粘壤土、砂壤土为主,灌区东部有一小部分盐碱土,灌区潜水不透水层埋深为20m,地下水等水位线大致与地面等高线平行,地下水流向大致为西南-东北方向.灌区主要种植冬小麦、夏玉米、棉花、油料、谷物等旱作物。该灌区土地垦殖率为0.8,作物复种指数1.50。作物种植比:小麦0.50,夏玉米0.50,棉花0.20,花生油料0.20,春玉米0.1。在古河床以南,九里牌以北零星分布盐碱地约1.0万亩,在C河及F河修建的Y水库及X水库皆为防洪、灌溉、发电及水产养殖等多目标综

3、合利用水库,水库下泄流量可满足灌区灌溉要求。灌区的工作制度采用干支续灌,斗农渠轮灌。灌区设有干渠一条,支渠5条,并设有2条直接从干渠上分水的斗渠。其中每支渠控制若干斗渠,1支有6斗,2支有5斗,3支有6斗,4支有5斗,5支有6斗,干渠的渠首引流量为4.34/s。灌区排水为由中间向两侧排水,排水承泄区为C河,F河,末级农渠与末级排水农沟呈相邻布置。排水沟分干支斗农四级,渠系建筑物有干渠进水闸,支渠分水闸,斗渠分水闸(1.2干斗处),节制闸,退水闸,桥涵,公路桥等,当地形较陡时,要布置跌水,建筑物的规划布置要尽量紧凑,减少工程量,减少投资。渠道的纵断面纵坡比

4、降可根据平原区经验值取值,干渠1:4000,支渠1:3000,斗渠1:2000,农渠1:1000,根据《《GB50299-99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参照平原区的灌溉排水经验数据确定断面设计要素,进行水利计算,具体见附图。1.1自然条件1.1.1地理位置M灌区位于太行山前河北平原,灌区范围西起京广铁路,东起京港澳高速公路,南临C河,北至F河,灌溉面积包括磁县、临漳、成安、魏县等县市部分土地。总控制面积80km2,约12万亩。M灌区地形图见附图1.1.2地形地貌灌区处于太行山东麓冲积平原,地形平坦,总的趋势是西南高东北低,地面平均坡度一般在1/1000

5、~1/2000之间。京广铁路一带的灌区高程约为58m,灌区东部一带高程约为50m,灌区东北部有一条古河床,已干涸,地面上仅残留些沙丘。灌区地貌较简单,没有特殊地形。1.1.3水文M灌区属海河流域南系(在永定河以南),C河及F河皆为海河二级支流,发源于太行山西部山区,出山后向东穿过铁路即进入河北平原。二河出山口处修建有X水库及Y水库,并于沙河沿岸加固了提防,基本上可控制一般洪水。经二库调节后,在一般情况下河水位均低于地面,地表水及地下水皆可自流排入二河。1.1.4气象M灌区属半干旱半湿润气候,气温以7月份最高,在25℃以上,1月份最低,在-2℃左右,无霜期

6、220天。春季常有旱风,尤以5、6月份的干热风危害最大,风向偏南,风力可达六、七级。冬季多西北风,风力最大可达八、九级。多年平均降水量517.2mm,多集中在7、8两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8%,冬春雨量极少,多年平均蒸发量1357mm。干燥度为2.62,相对湿度一般在50%~85%。1.1.5水文地质灌区地质构成主要由新生界第四系松散沉积物构成,厚度在200~300m。灌区潜水不透水层埋深为20m,地下水等水位线大致与地面等高线平行,地下水流向大致为西南-东北方向。灌区东西两部分水文地质条件略有不同,以古河床-九里牌-四十里铺一线为界,西部地下水埋深在5~

7、8m之间,矿化度小于1g/L;东部埋深在15m左右,矿化度在1~3g/L之间。地下水补给来源包括汛期降雨、地下水侧向径流、旱季灌溉等;地下水的消耗主要是潜水蒸发。地下水动态类型为降雨(灌溉)-蒸发型,主要是垂直运动。1.1.6土壤灌区内表层土壤以中粘壤土、砂壤土为主,中粘壤土占52.32%,砂壤土占37.63%。土壤肥力中等,灌区东部有一小部分盐碱土,表土全盐量在0.2%~0.5%。灌区0~100cm平均容重1.45t/m3,孔隙率为43.5%(占土壤体积的百分数)。1.2社会经济条件1.2.1工农业生产情况灌区内人口密度较大,劳动力充足,灌区总人口约8

8、.0万,劳动力1.9万,建筑业熟练工人较多。灌区内村镇的乡镇企业比较发达,有纺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