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能源不让路,新能源难发展.doc

旧能源不让路,新能源难发展.doc

ID:50716927

大小:66.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3-14

旧能源不让路,新能源难发展.doc_第1页
旧能源不让路,新能源难发展.doc_第2页
旧能源不让路,新能源难发展.doc_第3页
旧能源不让路,新能源难发展.doc_第4页
旧能源不让路,新能源难发展.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旧能源不让路,新能源难发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旧能源不让路,新能源难发展中国的现有能源结构,化石燃料为主,一煤独大。这种结构不仅不可持续,而且带来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譬如持续困扰中国华北大部的雾霾。新能源一直被中国官方和媒体寄予厚望。毫无疑问,中国目前已经成为全球首屈一指的新能源大国。《全球新能源发展报告2014》显示,2013年全球光伏市场的新增装机容量达到38.7GW,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40.6GW,其中中国新增装机容量为12GW,同比增长了232%,接近欧洲2013年新增装机容量总和。具体到风电方面,早在2012年中国就以6300万千瓦

2、装机和1000亿千瓦时的发电量跃居世界第一。表面数据好看,难掩其中尴尬。进入冬季之后,中国庞大的风电装机中,有一部分在空转,不能为投资者产生价值;而政府着力推进的分布式光伏发展计划,也备受困扰,不如预期。新能源在中国的发展,正面临各种瓶颈。在2014年11月26日“《财经》年会2015:预测与战略”有关新能源的夜话专题论坛上,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李俊峰、宝马汽车大中华区总裁安格、阳光凯迪新能源集团董事长陈义龙、皇明太阳能股份公司董事长黄鸣、北京国际能源专家俱乐部总裁陈新华、北

3、京环境交易所总经理梅德文、中国能源网CIO韩晓平等嘉宾就此进行了深入探讨。众嘉宾普遍认为,中国化石能源尤其是煤炭占比过高,没有给可再生能源留出足够的市场空间。政府也没有设置一个好的机制,让传统能源和新能源之间、各种新能源之间,做到同步发展。如何制约化石能源的发展,为新能源让道,破解新能源发展的种种瓶颈,已成为业内关注的重点话题。新能源叫好不叫座去年初,国家能源局提出,2014年中国将新增光伏装机1400万千瓦,其中地面电站600万千瓦,分布式电站800万千瓦。但是,上述发展目标最后未实现。并非国家

4、能源局不努力去年一整年,该局联合其他部委,为光伏发电专门出台了十余份文件,旨在开启国内光伏市场,力度堪称“前所未有”。最终结果显示,靠红头文件并不管用。李俊峰说,应该从体制和机制上去寻找问题的根源。“瓶颈就是,化石能源没有给非化石能源留出发展空间来。”德国2013年新增光伏装机3700万千瓦,新增风电3600万千瓦,相当于人均新增新能源1千瓦。新能源发电量目前已在德国占比超过20%,中国不足3%;中国电网规模庞大,总量超过德国8倍,但却出现了弃风限电现象。韩晓平认为,关键是中国政府没有设置一个好的

5、机制,让化石能源与非化石能源同步发展,因此化石能源占据的空间太大。“化石能源相对更便宜,尤其是现在油价和煤价都处于下行通道中。”近五年,中国风、光等新能源突飞猛进,获得了跨越式发展。但陈新华认为,这仅是“点”上取得了突破。看似巨大突破,但实际上没有形成系统性的推进步骤,产业反受拖累,最典型的就是弃风限电和光伏组件商跌入谷底。应该“点、线、面”结合,推进新能源系统性发展,以解决体制机制的问题。陈新华解释称,所谓“线”的意思,就是要让整个产业链有利可图,顺畅运转。从原材料设备制造、装机、运营、并网、输

6、送,再到用户使用和售后服务,每个环节都应盈利。每一个点都非常重要,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出现弃风限电的尴尬局面。而所谓“面”,就是要让所有的发电形式,必须融入到整个能源系统中,达到完全匹配。比如要实现“绿色发展”,就必须让传统能源为新能源让路,除了引入一定量的新能源外,还需要对整个电网进行智能化改造。李俊峰直陈,“这不是电脑问题,而是人脑问题。”言下之意,即指政策制定者愿不愿意就现有体制机制做出改变。从目前情况看,中国对能源结构的政策调整,单纯重视了“点”,很少重视“线”,而在“面”上的支持政

7、策则是少之又少。国家能源局每年出台各类电源的新增装机规划,确实推动了中国新能源装机量的飞速发展,但是也引发了不少后遗症。众嘉宾认为,应制定一系列合理的政策,点、线、面结合,将推进新能源发展,放到整个能源结构调整和体制机制改革的大盘子中去。唯此,才能够造就健康产业,推动能源结构顺利转型。谁是新能源主角未来的中国能源结构中,化石能源比例会逐步下降,这一预判无人争议。现在的焦点是,谁是最合适的替代者。风电和光伏,目前产业链发展成熟,成本逐步下降,一些体制问题正在解决过程中,是最被看好的“热门人选”。但是

8、,阳光凯迪新能源集团董事长陈义龙表示,生物质能应有一席之地。陈义龙的阳光凯迪,已是全球最大的生物能源厂商。陈表示,公司利用农业废弃物发电,同时可以生产高品质的航空煤油、汽油、柴油和生物燃气。在经济性上,3吨农业物质可以生产1吨高品质的生物质油品,如果每吨燃料油价格按照1000元计算,国际原油价格在70美元一桶时,阳光凯迪就可实现盈利,“也就是说生物质能已经完全具备商业化的竞争优势”。目前,虽然国际油价低迷。但从长期看,石油不可再生,价格看涨是大趋势。不过,在座的太阳能行业人士并不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