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颌窦鼻后孔息肉ppt课件.ppt

上颌窦鼻后孔息肉ppt课件.ppt

ID:50748744

大小:4.96 MB

页数:22页

时间:2020-03-16

上颌窦鼻后孔息肉ppt课件.ppt_第1页
上颌窦鼻后孔息肉ppt课件.ppt_第2页
上颌窦鼻后孔息肉ppt课件.ppt_第3页
上颌窦鼻后孔息肉ppt课件.ppt_第4页
上颌窦鼻后孔息肉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上颌窦鼻后孔息肉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上颌窦-后鼻孔息肉1上颌窦-后鼻孔息肉是原发于上颌窦、具有细长茎蒂、向后突出于鼻孔的息肉。上颌窦-后鼻孔息肉有其自身病理和临床特点,通常认为它可能是区别于一般鼻息肉的另一种息肉病变。回顾分析我院近年来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上颌窦-后鼻孔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总结资料报告如下。2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近年来收治的上颌窦-后鼻孔息肉患者39例中,男28例,女11例;年龄11~52岁,平均28岁,以18~35岁者居多(27/39例),病程4月~8年。症状:本组病例中单侧鼻塞30例,双侧鼻塞9例,鼻塞伴鼻衄者7例,伴头痛者16例

2、;睡眠打鼾8例,睡眠有呼吸暂停6例,咽部异物感10例。3资料与方法临床体征:鼻腔内灰白色或淡红色新生物39例,大部分表面较光滑;触之易出血者6例;鼻腔内血涕6例;黏液涕4例;一侧面颊部肿块伴压痛者9例;鼻息肉手术史2例。部分病例行前鼻镜检查可见灰白色的光滑茎蒂向后伸展,以麻黄素棉片充分收缩鼻甲,还可看到茎蒂起自中鼻道,触查质软并可移动,后鼻镜检查可见息肉半透明,呈淡红色或灰白色,位于后鼻孔或鼻咽部。3例病例坠入咽部的息肉在软腭上举时可看清。4资料与方法辅助检查:行X线瓦氏位摄片或X线鼻窦(DR)摄片,部分病例使用螺

3、旋CT扫描机,层厚、层距均为3mm,窗宽250HU,窗位40HU。部分病例用骨窗,窗宽1200HU,窗位250HU。冠状位扫描39例,其中12例加轴位扫描。冠状位扫描范围自额窦前缘至蝶窦后缘。轴位扫描基线平行于硬腭,扫描范围均自上颌窦底部下缘至额窦顶部,或根据病变范围,决定扫描上、下界。5资料与方法影像学表现:病变的密度和边缘:CT扫描发现28例病灶密度不均,11例为低或略低密度为主混杂高密度的阴影,低密度灶CT值在21~36HU。病灶边缘多较清楚、光滑,偶见浅分叶。骨质改变:骨质改变包括窦壁骨质受压、变薄,18例

4、见上颌窦膨胀性扩大,骨质吸收破坏以内壁多见,内侧壁受累3例,后外壁2例,底壁2例,前壁1例。6资料与方法方法:根据术前X线鼻窦摄片,CT检查确定诊断,拟定手术方案。1)采用鼻内镜技术经中鼻道将鼻腔总鼻道至鼻后孔的息肉切除,若息肉较大,也可从鼻咽部-口腔取出,之后于上颌窦窦口将息肉的窦内部分完整切除。2)在鼻内镜下鼻道上颌窦造口术将息肉窦内部分切除。7结果39例病例术后2周35例(89.7%),鼻腔通畅,头痛头晕症状消失;术后3周36例(92.3%),鼻腔清洁无分泌物;术后2个月38例(97.4%),鼻腔通畅,无头痛

5、、脓涕及出血,无新生物生长;术后6个月37例(94.8%)鼻腔未见新生物,未见鼻腔粘连。1例在2年后复发。89101112131415161718讨论本病病因尚未明确。息肉源发生于上颌窦,然后以细长茎蒂通过上颌窦在中鼻道的窦口进入鼻腔,向后滑向后鼻孔并可突入鼻咽部。Stammberger(1986)用鼻内窥镜检查发现息肉起源于上颌窦窦腔内的窦口附近内上角。Kamel(1990)借用内窥镜在22例后鼻孔息肉中发现13例起源于上颌窦内侧壁,另9例由于窦壁粘膜广泛难以确定起源位置。Berg(1988)通过对15例后鼻孔鼻

6、肉上颌窦探查发现,息肉与窦腔中窦壁囊肿相连,因此他认为后鼻孔息肉起源于上颌窦窦壁囊肿,囊肿逐渐增大经窦口突入鼻腔,最后形成后鼻孔鼻肉。组织学检查发现息肉组织内常有较多粘液腺泡,有的形成一个大的囊肿。细胞浸润主要是少量浆细胞浸润,很少有嗜酸细胞浸润。19讨论上颌窦后-鼻孔息肉的治疗以手术为主,鼻腔部分可用器械钳住其蒂部拉出,如息肉过大难以从前鼻孔拉出,可在近中鼻道处将茎蒂切断,使后鼻孔大息肉从咽部吐出。不过事前要采取预防措施,防止息肉坠入喉咽部。最好在后鼻镜观察下,自口咽部进入鼻咽部,钳住息肉并将其拉出。20讨论单纯

7、切除后鼻孔息肉尚不能避免其复发,必须将其窦内部分一并切除。常用的方法是传统的柯—陆手术。该术式能很好地暴露窦腔以保证将息肉的窦内部分完整切除。21讨论Neel(1984)介绍下鼻道上颌窦造口术也能很好地将息肉窦内部分切除。Ophir等(1987)建议在行上颌窦造口术前若能将下鼻甲前半部切除,则更利于暴露窦腔。Kamel(1990)采用鼻内窥镜技术经中鼻道上颌窦窦口将息肉的窦内部分完整切除。不管采用何种方法,手术中皆应同时去除窦内与息肉相联系的病变粘膜,保留健康粘膜。2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