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资源典型案例.doc

德育资源典型案例.doc

ID:50795732

大小:4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08

德育资源典型案例.doc_第1页
德育资源典型案例.doc_第2页
德育资源典型案例.doc_第3页
德育资源典型案例.doc_第4页
德育资源典型案例.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德育资源典型案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德育渗透典型案例学科语文授课教师姓名张慧涛授课班级四年三时间2014年9月典型案例如何实行行之有效的小学生德育教育方法,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怎样形成学生良好的思想教育素养,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小学班主任老师面前的一个个值得深思的课题。社会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的高速化,人文意识的复杂化,个性思维的自主化,都对现阶段的教育形成强大的冲击波,加上小学生的辨别能力差,可塑性强,思想幼稚等特点,如果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势必对小学生的发展形成很大的影响。小学生生活在社会的大熔炉中,家长的意识,社

2、会风气,价值的取向都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加之小学生年龄小,明辨是非能力差,如果不加强引导,将直接影响孩子的一生。案例一群不谙世事的小家伙在懵懂中升入一年级。看着一张张可爱的笑脸,一双双求知的眼睛,一个个活泼的身影,我暗下决心,要把自己全部的精力投入到这些天真无邪的孩子身上,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爱与集体的温暖。结果开学不到半个月,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在短短的一周内,我连续“断案”七次,足足地过了一把“包公”的瘾。过程事情发生在一名叫赵家伟的小男孩身上。语文课上,我让孩子们做课前准备工作,事先拿出自己的拼

3、音卡。一分钟后,教室里一片哗然:“老师,我的拼音卡不在了!”“老师,我的也不在了……”叫喊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拼音卡不在了的同学举起手来。”我说。只见全班三十个同学齐刷刷地把小手举了起来。这一情景把我吓了一跳!“这课看来不能上了。”我一边想着,一边示意孩子们安静,脑子里却在飞快地思考着,搜索着,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是谁这样胆大包天!我该如何“断案?”如果采取不恰当的方法,非但解决不了问题,还会伤了孩子的自尊心。所以我静了静心,温和地问道:“有哪个同学知道卡片去哪了?”“不知道,不知道!”孩子们都说不知

4、道。在回答我的提问中,我仔细观察了每个孩子的表情,没有发现异常。“难道是其他班的同学拿的?”念头一闪,立即被我自己推翻了。每天上下课班内都有人,放学后教室门紧锁,还有传达室师傅看着,不可能啊!而且不是什么值钱新鲜的东西,不值得一拿!那只有一种可能:就是本班孩子好奇心使然,拿着玩玩。我于是又问:“老师觉得你一定是好奇,想看看。没关系,只要你再还给同学们,你还是好孩子。”班里还是一片“我没拿,我没拿”的声音。整整一节课都没有结果。怎么办?下课后,我趁孩子们上微机课不在教室的时间,查了查孩子们的书包,结果发现孩

5、子们丢失的拼音卡片在一个名叫赵家伟的孩子的书包里。在接下来的一周内,班内连续发生了七起类似的事情:丢失橡皮、丢失油画棒、丢失酸奶、丢失本、不同的两个孩子丢失鞋……经调查,所有事件均由赵家伟一人所为。方法结果出来了,但如何引导孩子承认错误呢?我犯愁了。如果训斥,那显然是不可取的,孩子还小,怕经不起。只有采取恰当的方法才有可能让孩子回心转意。在前几次出现此类事件时,我均以引导、开导为主,并没有采取训斥、责骂等方法进行处理,而是本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原则,也没有在班上告诉学生结果,也没有告诉家长,怕一个“

6、偷”的罪名伤了孩子的自尊。只是想通过这种方法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改掉坏毛病。但我这样的良苦用心丝毫没有阻止赵家伟的“好奇心”,他依然一如既往,照拿别的同学的东西不误!非但不改,还变本加厉,有小拿发展成为大拿!居然把别的同学的鞋子穿在脚上、藏在柜子里还死不承认。看来不告诉家长是不行了。我拨通了家长的电话,经了解,才知道孩子原来在幼儿园就有拿别人东西的坏毛病。但家长没有及时制止与教育,才导致了今天的行为。没有人作正面引导,幼小的孩子意识不到他行为的严重性。我于是又问:“刘景平与苏见成的鞋子是不是你拿的

7、?”已经证据确凿时,这孩子还面不改色,一副被冤枉的样子。我气极了:“你去导育处吧,我拿你没办法。”“去就去,我不怕!”到了导育处,导育主任进行了教育,可还是收效甚微。看来还得自己解决。回了办公室,赵家伟还是一副蛮横的样子。他的神情激怒了我,我正欲抬手,孩子突然跪到了地下:“老师,别打我,我以前还被我爸爸打得浑身是青。”我一听,只有进行沟通与疏导,才可能发让孩子回心转意。也许现在就是教育的契机。“你要不承认,爸爸还要打你。你要认了错,就是好孩子!老师想听听你的心声。”这时孩子的情绪不似刚才那样激动。我于是让

8、孩子坐了下来,进行心平气和地交流。对于七岁的孩子来说,深奥的道理恐怕他听不懂。于是我给孩子举了很多例子,讲了很多故事,都是有关私拿别人东西的事例,从侧面告诉孩子,你的这种行为是不对的,会被别人笑话的。只有承认错误,改掉坏毛病,你还是好孩子,老师和同学们照样喜欢你,和你做朋友……结果我的诚心感动了赵家伟,他脸上不讲理的神情消失了,换之一脸的悔意。在我的询问下,孩子承认了他所有的错误行为,包括以前的。在“十一”长假放假以前,孩子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