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高三化学金属元素复习:金属及其化合物(课件).ppt

广东省高三化学金属元素复习:金属及其化合物(课件).ppt

ID:50798337

大小:6.06 MB

页数:76页

时间:2020-03-14

广东省高三化学金属元素复习:金属及其化合物(课件).ppt_第1页
广东省高三化学金属元素复习:金属及其化合物(课件).ppt_第2页
广东省高三化学金属元素复习:金属及其化合物(课件).ppt_第3页
广东省高三化学金属元素复习:金属及其化合物(课件).ppt_第4页
广东省高三化学金属元素复习:金属及其化合物(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广东省高三化学金属元素复习:金属及其化合物(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金属及其化合物钠铁铝镁铜钙考纲要求(1)掌握典型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以钠为例,了解碱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理解碱金属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了解焰色反应,并能用焰色反应检验钠、钾等元素。以过氧化钠为例,了解过氧化物的性质,了解钠的一些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以镁为例,了解钙、镁、铜等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掌握金属活动顺序及其在化学的应用(3)了解金属的通性,金属冶炼的一般原理。初步了解金属的回收和资源保护。(4)掌握铝的性质和用途。以氢氧化铝、氧化铝为例了解两性氢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的性质。了解氧化铝、氢氧化铝、铝盐的制备

2、方法和主要用途,了解复盐的组成和明矾的性质特征。(5)以Fe(Ⅱ)、Fe(Ⅲ)的相互转化为例,理解变价金属元素的氧化性还原性。1.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特点和在周期表中的位置(1)结构特点: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较少,原子的半径(与同周期元素相比)较大(2)位置:金属元素集中于元素周期表的左下方,分布于ⅠA~ⅢA族和所有的副族元素族中,副族是完全由金属元素构成的族。2.金属性强弱的判断规律(1)与水(或非氧化性酸)反应的剧烈程度;(2)金属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的强弱;(3)置换反应;(4)原电池的正、负极;(5)电解时金属阳离子的放电顺

3、序(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金属的通性3.金属单质的性质(1)金属物理共性:金属固体有导电、导热、延展、金属光泽等通性。常温下汞是液体,其余都是固体。(2)金属单质的化学性质①金属在化学反应中都较容易失去电子被氧化:M-ne-=Mn+。可以根据失电子能力判断金属单质还原性的强弱。②金属单质跟酸反应的规律:a.与非氧化性酸(如盐酸、稀硫酸等)反应位于H前的金属能与非氧化性酸发生置换反应,实质是:M+nH+Rn++H2↑等物质的量的金属与足量的酸反应,生成H2物质的量多少决定于该金属元素的化合价或失电子的数目;b.与强氧化性酸的反应注意:Fe和Al遇

4、冷的浓硫酸、浓硝酸发生钝化反应;强氧化性酸跟金属反应不能生成H2。练习:将钠、镁、铝各0.3mol分别放入100mL1mol/L的盐酸中,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体积比是A.1:2:3B.6:3:2C.3:1:1D.1:1:14.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可分为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过氧化物三类。(1)碱性氧化物,如Na2O、FeO、CuO、Fe2O3等,其性质是能溶于水或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2)两性氧化物,如Al2O3,其性质是既能与酸作用生成盐和水、也能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3)过氧化物,如Na2O2,其晶体中存在的阳离子是Na+,阴离子是过氧

5、离子();过氧化物典型的化学性质是与水和二氧化碳作用均能产生氧气。5.金属氢氧化物在NaOH、Ca(OH)2、Mg(OH)2、Al(OH)3、Fe(OH)3、Fe(OH)2、Cu(OH)2等常见重要的金属氢氧化物中:6.金属的冶炼(1)原理:在一定条件下,用还原剂把金属矿石中的金属离子还原成金属单质。(2)方法:根据金属活动性强弱,常用以下三种方法。①电解法,如:钾、钠、钙、铝;②热还原法,如:铁、钨、铬;常见还原剂:C、CO、H2、Al(铝热法)等③热分解法,如:汞、银。小结:学习和掌握金属及其化合物重点知识的关键之一就是建立两条转化线元素

6、价态发生变化元素价态未发生变化用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分析用复分解反应等原理分析2、最低价态中间价态最高价态1、金属单质碱盐氧化物(单质)钠及其化合物思考:金属钠露置在空气中的变化过程?银白色金属钠→表面变暗→出现白色固体→表面变成溶液(Na)(Na2O)(NaOH)(NaOH潮解)→出现白色固体→白色粉末(Na2CO3·10H2O)(Na2CO3)一、钠性质金属钠:色态硬度密度熔沸点导电、传热性银白色软固体小低良好钠的化学性质易失电子,化学性质活泼—强还原性→物理性质1.与非金属反应:(如氧气、氯气、硫等)常温:点燃:(淡黄色)2Na+S=Na

7、2S(研磨易爆炸)2Na+Cl2==2NaCl(白烟)点燃2、与水反应浮熔游响红--密度比水小--熔点低且反应放热产生气体反应剧烈--产生碱(在水溶液中滴酚酞)实验现象:2Na+2H2O===2NaOH+H2↑2Na+2H2O===2Na++OH-+H2↑实质:与水电离出的少量H+反应3.与非氧化性酸反应2Na+2H+==2Na++H2↑先与酸反应,过量的钠再与水反应4.与盐反应2Na+MgCl2==Mg+2NaCl熔融CuSO4溶液饱和NH4Cl饱和NaCl化学方程式现象钠溶解,放出无色无味气体、析出晶体2Na+2H2O=2NaOH+H2↑

8、钠溶解,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2Na+2NH4Cl=2NaCl+H2↑+2NH3↑钠溶解,放出无色无味气体,有蓝色沉淀2Na+2H2O+CuSO4=Na2SO4+H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