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纹诊病各论-2消化 中医手诊学 教学课件.ppt

掌纹诊病各论-2消化 中医手诊学 教学课件.ppt

ID:50803801

大小:3.08 MB

页数:83页

时间:2020-03-14

掌纹诊病各论-2消化  中医手诊学 教学课件.ppt_第1页
掌纹诊病各论-2消化  中医手诊学 教学课件.ppt_第2页
掌纹诊病各论-2消化  中医手诊学 教学课件.ppt_第3页
掌纹诊病各论-2消化  中医手诊学 教学课件.ppt_第4页
掌纹诊病各论-2消化  中医手诊学 教学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掌纹诊病各论-2消化 中医手诊学 教学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十章掌纹诊病各论消化系统疾病孙立主讲【教学内容】基本内容:消化系统疾病常见病变的手图表现。主要内容有: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结肠炎、便秘、脂肪肝、胆囊炎、胆石症的手图表现。教学重点: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结肠炎的手图表现。教学难点:肝炎的手图表现。目录一胃溃疡二十二指肠溃疡三结肠炎四便秘五肝炎六脂肪肝七胆囊炎八胆石症一胃溃疡【概述】概念:胃溃疡是指发生于胃部的慢性溃疡,是一种多发病、常见病。病因:胃溃疡多因胃局部粘膜的保护功能减退,不能抵抗胃酸和胃蛋白酶等酸性胃液的消化作用而引起的。一胃溃疡【临床症状】胃溃疡多在

2、进食后0.5~1h左右胃部发生疼痛、持续1~2小时后才逐渐缓解、下次进食后疼痛又可重复出现。疼痛规律:进食-疼痛-缓解-再进食-再疼痛。疼痛以上腹部最为突出,痛的性质表现不一,如隐痛、钝痛、胀痛、灼痛,甚则刺痛难忍,疼痛有规律性。患者多能明确指出疼痛区域,称为“一指痛”,痛点多位于腹中线左侧。上腹部疼痛常呈慢性、周期性发作,可因季节变化、精神紧张、过度疲劳和饮食失调等因素而加重,休息或内服碱性药物后可缓解。多在剑突下正中或稍偏左侧有压痛。可兼有嗳气、反酸、流涎、恶心、呕吐、上腹闷胀、烦躁、失眠等症状。一胃溃疡【手图

3、特征】2线平直,有分裂,不圆滑胃1区有米字纹与长叶状小岛纹,有红色斑点。胃2区有局部性的凸起,其皮下呈暗黄色或暗褐色,在某位置出现,溃疡就在胃部相应位置皮下有暗色,皮肤较不凸也不凹,较平整,为过去胃部患过溃疡,现在好转,但对应的胃粘膜或胃壁还没有恢复到原先的状况。胃2区有一个或数个暗棕色或红棕色的圆形或椭圆形斑点。斑点色白:胃胀痛斑点色红:胃灼痛斑点色萎黄:胃隐痛斑点色暗青:上腹刺痛胃溃疡1胃溃疡2胃溃疡3胃溃疡4胃溃疡5二十二指肠溃疡【概述】十二指肠溃疡是消化性溃疡的一种类型。其发病主要是与迷走神经亢进、壁细胞分

4、泌盐酸的量增多有关,多以十二指肠局部粘膜保护功能减退,不能抵抗胃酸、胃蛋白酶等酸性胃液的消化作用为基本的因素。二十二指肠溃疡【临床症状】多数患者出现长期、周期、节律性的中上腹疼痛为典型症状。疼痛点多位于右季肋部。十二指肠溃疡疼痛可出现于右上腹或脐的右侧。疼痛多在两餐之间发生,持续不减甚至下一餐进食或服用制酸药后缓解。疼痛规律:进食-舒服-疼痛-再进食-再舒服。一部分病人,由于夜间的胃酸较高,尤其在睡前曾进食者,可发生半夜疼痛,定时发生半夜疼痛。这是又一特点。疼痛常因精神刺激、过度疲劳、饮食不慎、药物影响、气候变化等

5、因素诱发或加重;可因休息、进食、服制酸药、以手按压疼痛部位、呕吐等减轻或缓解。疼痛一般较轻而能忍受,多呈钝痛、灼痛或饥饿样痛。二十二指肠溃疡【手图特征】胃1区有米字纹与长叶状小岛纹,伴有黄色、白色斑点胃2区有米状纹。十二指肠溃疡1十二指肠溃疡2十二指肠溃疡3三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概述】概念: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也称溃疡性结肠炎。指局限于结肠而原因不明的非特异性炎症。病位:病变主要限于结肠的粘膜。常伴溃疡、多累及直肠和远端结肠。病因:多数学者认为既有自身免疫因素的参与,也有遗传因素的背景。诱因:感染和精神因素。三慢性非

6、特异性结肠炎【分类】:过敏性~、便秘性~、痢疾性~1、过敏性结肠炎:病因:发病常和精神因素有关。外界的刺激和局部因素可诱发和加重病情;症状:有轻度腹胀或腹部痉挛性疼痛、胃肠胀气、消化不良、失眠疲乏、心悸气短、颜面阵热和月经紊乱。三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2、便秘性结肠炎:病因:燥热内结、津液不足、情志失和、气血郁滞,以及劳倦内伤、身体虚弱、气血不足等导致大肠传导功能失常,使食物残渣在结肠中传运过于迟缓,引起结肠的炎症性病变。症状:常有食欲减退、中下腹不适、疲乏无力及头痛、头昏等症。大变多呈羊粪样。三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3、

7、痢疾性结肠炎:病因:由痢疾杆菌侵犯结肠粘膜引起年末的纤维素性炎(假结膜炎)。病变发展:结肠粘膜病变初期多以卡他性开始、粘膜及粘膜下层充血水肿、肠壁增厚、上皮脱落、粘膜分泌物增多及白细胞渗出,而排出粘液脓性便。随着病情加重,粘膜有大量纤维素及脓性渗出物,粘膜上皮亦发生坏死。坏死的上皮细胞与纤维素、白细胞和细菌凝结成一层假膜,严重的坏死可达肌层。临床症状:有发热、腹痛、里急后重和频繁排粘液性便或脓血便等。甚至出现中毒性休克。三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自觉症状】起病初期腹泻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在粪便表面附有粘液、继之出现大便明

8、显增多,每日在3~10次不等,严重者每日10~30次,大便中混有鲜血、粘液、脓为其典型特征,因此又称血性腹泻。阵发性痉挛性绞痛,局限于左下腹或下腹部。在疼痛后即有便意,排便后疼痛可以暂时缓解。食欲减退,有饱胀、恶心、呕吐等症状。三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手图特征】过敏性结肠炎:结肠区有状纹,伴有9线便秘性结肠炎:结肠区有状纹,伴有脂肪堆积痢疾性结肠炎:结肠区有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