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文言文语法.doc

高中语文文言文语法.doc

ID:50806990

大小:156.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20-03-14

高中语文文言文语法.doc_第1页
高中语文文言文语法.doc_第2页
高中语文文言文语法.doc_第3页
高中语文文言文语法.doc_第4页
高中语文文言文语法.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文言文语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文言特殊句式高中语文文言文语法讲解——文言特殊句式,第14页,共14页一、判断句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表示判断的句子,叫判断句。1、“……者……也”式。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2、“……者……”式。“者”不译,只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加判断词“是”。如:柳敬亭者,扬州之泰州人,本性曹。3、“……,……者也”式。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4、“……,……也”式。“也”不译,翻译时只在主谓之间加“是”。如:和氏壁,天下所共传宝也。5、“……,……”式。译成现代汉语时,只需在主谓语之间加“是”。如:刘备,天下枭雄。6、

2、“……为……”式。如: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司马迁《鸿门宴》)7、用“乃、即、则、皆、必”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用副词“非”表示否定判断。如:①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8、用“是”作判断动词,文言文中也有,但出现较晚并且少见。如:巨是凡人,偏在远郡。(司马光《赤壁之战》)二、被动句1.“谓语+于……”.用介词“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表被动。如: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触龙说赵太后》)2.“见+谓语”在动词前边用“见”表示被动。如: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司马迁

3、《屈原列传》)“见+谓语+于”:把动作行为的主动者介绍出来,在动词后加介词“于”如: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3.“受+谓语”在动词前用“受”字来表示被动,如:(1)有罪受贰。如果需引进主动者,就构成了“受+谓语+于”的形式。如:(2)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4.“为+动词”在动词前边加介词“为”。这种句式的“为”和“见”不同:“见“是助词,不能带宾语,所以它总是紧挨着动词;“为”是介词,它可以紧挨着动词(省略了宾语),也可以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如: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5.“为……所……”式用“为”引进主动者,谓语前再加“所”,表被动。如:悲夫

4、!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为”的行为主动者有时不出现,或被承前省略了,变为“…为所…”如: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6.“被+动词”如: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三、省略句1.省略主语(1)承前省高中语文文言文语法讲解——文言特殊句式,第14页,共14页①廉颇为赵将,(廉颇)伐齐,大破之。②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异蛇)触草木,(草木)尽死。(2)蒙后省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司马迁《鸿门宴》)(3)对话省①(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

5、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②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今日这事)甚急。”(司马迁《鸿门宴》)2.省略谓语(1)承上文谓语而省略,如: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为乐)。(司马迁《鸿门宴》)(2)蒙下文谓语而省略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追之),又请杨子之竖追之。(3)喻省略,即根据上下文一看便会明白省略的是什么。如:后公改(任)两广,太监泣别,赠大珠四枚。3.省略宾语(所省多是代词“之”。)(1)省略动词后的宾语,如: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之)以事。(2)省略介词后的宾语,如:成视,庞然修伟,自增惭怍,不敢与(之)较。4省略介

6、词古文中常常省略介词“于”,还有介词“以”“自”等,这些介词与后面的宾语组成介词结构,当这个介词结构作补语时,这个介词常常被省掉。(1)省略介词“于”,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于)兵势耳。(司马光《赤壁之战》)(2)省略介词”以”,如:试与他虫斗,虫尽靡;又试之(以)鸡,果如成言。(3)介词“自”也可省略,如: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自)白帝,暮到江陵。(郦道元《三峡》)四、谓语前置(通常出现在感叹句和疑问句中。)如:①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五、宾语前置1.动词宾语前置(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置于动词前。所谓否定句是表示否定的句子,即凡句中有

7、否定副词“不”、“弗”、“未”、“非”、“否”、“毋”或表示否定的动词“无”或无定代词“莫”,这种句子叫否定句。如果它的宾语是代词,一般放在动词谓语之前。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屈原《离骚》)(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之前。在古汉语里,使用频率高的疑问代词为“何”字,其他还有“谁、孰、恶、安、焉、胡、奚、曷”等,它们作宾语时,也放在动词谓语之前。如:①良问曰:“大王来何操?”(司马迁《鸿门宴》)②沛公安在?(司马迁《鸿门宴》)(3)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加重语气。①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

8、解。(韩愈《师说》)③去我三十里,惟命是听。表示动作对象的单一性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