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校——我放飞作家梦的摇篮.doc

母校——我放飞作家梦的摇篮.doc

ID:50807508

大小:25.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08

母校——我放飞作家梦的摇篮.doc_第1页
母校——我放飞作家梦的摇篮.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母校——我放飞作家梦的摇篮.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母校——我放飞作家梦的摇篮卢策在临近桃江河河畔,一个竹树掩映、丘陵起伏的地方,坐落着一栋栋形态各异,建筑风格不同的房屋。这些房屋错落有致,在茂林修竹间忽隐忽露,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远看,像一块绿色的翡翠;近看,又像一个大花园。这,便是我的母校——信丰中学。母校,不仅有一个优美的环境,还有一批优秀的老师。这为社会、为国家培养各方面的人才,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基础,也为青春年少的我,引发出了许多兴趣和梦幻。刘勇坚老师是我中学的美术老师,这个满口都是信丰城话的美术老师,五十年代的发型就很“前卫”,蓄着一头跟现今的艺

2、术家们一样的乌黑长发。他,质朴,敬业。受他的影响与指点,我对美术兴趣很浓,成绩也一直不错。每学期的元旦,全校各班板报特刊大汇展时,班上板报都由我主画。有一次,我们高一年级正在乡下支农莳田,县里接到一个宣传任务,由刘老师带人负责完成。刘老师把我也抽调回城,跟校友俞永发一道,满街写美术字标语,满城画广告画,结果,我们的画得到市民称赞,我们的才能令同学们称羡,我本人的绘画兴趣也更浓了。后来,信丰县第一届群运会召开,那时我才十七岁,刘老师叫我单独为大会画了一幅高二米、宽一点五米的大型广告宣传画,在几百人的游行队伍前

3、抬着走。眼看着浩浩荡荡的队伍抬着我的画行进,我感到骄傲与自豪。这不仅进一步显露了我的才华,也锻炼了自己,为日后做编辑、当作家打下了基础。我想,有这么好的老师,又有这么好的环境与条件,我日后即使当不成作家,也定然能当个画家,因为艺术的感悟是相通的。李玉山老师是我中学的体育老师,这个从形象到气质,乃至技术和技巧都极标准的体育老师,是我所见过的最标准、最典型的一个体育老师。在他的影响与耐心细致的指导下,我爱上了篮球。曾作为校篮球预备队员被列上暑假培训名单,虽然我因故未去参加,但作为校体育活动的积极分子,在县里召开

4、第一届全运会时,因人手不够,要我们学校派员支持。我和学校一批体育积极分子一起被选中去充当裁判。怎知裁判还未上任,又被指派去了画广告宣传画。这本是刘勇坚老师本人的任务,但因他手头正忙于雕塑县政府门口一尊大型毛主席石膏塑像。县政府大门与武装部大门又正好相对,我们裁判组在武装部办公,进进出出,他看见了我,把我要去画大型广告宣传画。岂知,这一“抓差”,就再也没能回裁判组了。大型广告画一出,人们连连叫好,大会宣传组就干脆把我要了过去。当时大会的总指挥部设在嘉定小学,宣传组也设在那里。虽然叫宣传组,实际上只有宣传部的施

5、秘书一人和我这个年仅十七岁、还在上高一年级的学生组成。施秘书事情忙,抓宏观,拍照片,而且部里还有事,很少在办公室,具体事务就落在我一人身上。我每天要为大会出一期油印会刊;还要三天出一期板报(主要刊图片,施秘书提供图片,我负责文字)。于是,外出采访组稿,回家写稿编排、刻写蜡纸和油印等事情就压在了我一个人身上。要知道,那时我才十七岁,还是个刚刚初中毕业考上高中一年级就读的学生,就要肩负起现在一个甚至几个成年记者、编辑所有的重任,其艰苦程度是可想而知的。不过,这也正好锻炼了自己,为自己日后搞宣传、办刊物、当记者、

6、做编辑、成作家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许治权老师是我初二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他虽然个头不高,但却能与同学们一起吃苦。那时,学校校舍紧张,住宿不下。每学期学校都要安排两个班的学生到几里路远的南山寺庙借宿,跟老和尚住在一起。那时的南山寺坐落在荒芜萧瑟的南山岭上,南山岭东高西低,但西边杂草丛生,古木参天,阴森可怖,人迹罕至;而东面山脊上虽然有一条路可以上去,但山高坡陡,容易打滑,每逢雨天,更是泥泞不堪,险象环生。然而,作为班主任和语文教师的许老师,却天天要跟同学们一起,在校本部上完课,急急吃过晚饭后,又与同学们一道匆匆

7、赶路爬山,来到南山寺住宿,办公,备课,改作业。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他们又要从山上下到山下,整队跑步来校本部上早自习。其艰辛程度,不仅比在校本部的寄宿生,也比我们通宿生不知要多好几倍。一天,上早自习的时候,同学们一个个都用羡慕的眼光看着我,亲昵地称我为“小鲁迅先生”。我感到奇怪,一打听,原来昨天晚上他们在南山寺上晚自习时,许老师把我的作文当范文,在班上特意朗读和评点了一番,并趁机指导同学们如何掌握该类文章的写作要领。因此,同学们都羡慕我。我听了,很有感触。一方面,我为许老师的敬业,和同学的谦虚好学的精神所

8、感动。虽然我没有亲自在场,但可想象,许老师上山时肯定携带了我们全班沉甸甸的一摞作文本上山的。而在简陋、破旧的寺庙里,在昏暗的煤油灯下,他潜心工作,认真批改作文,当批阅到我这篇文章时,看到写得正合他的心意和要求,兴奋得一时难于自制,急不可耐,便当即来到隔壁的教室,向正在聚精会神学习的同学们推介,并借机进一步提示、指导大家。从中,不难看出,一个敬业的教师,当自己的学生一旦写出自己满意的文章时,那种压抑不住的兴奋、喜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