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视临床检查ppt课件.ppt

斜视临床检查ppt课件.ppt

ID:50832319

大小:1.04 MB

页数:37页

时间:2020-03-14

斜视临床检查ppt课件.ppt_第1页
斜视临床检查ppt课件.ppt_第2页
斜视临床检查ppt课件.ppt_第3页
斜视临床检查ppt课件.ppt_第4页
斜视临床检查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斜视临床检查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斜视的临床检查1一、斜视的基本检查(一)病史:1.眼位偏斜:双眼视轴呈分离状态。部分病人有时正位,注意力不集中时眼斜或凝视时斜2.复视与视混淆:视力模糊:斜视与屈光不正关系密切散瞳验光4.眩晕、步态不稳:由于复视、视混淆而分不清真假物像后天性5.代偿头位:一是为回避麻痹肌作用方向。二是为消除复视或视混淆非眼性斜颈6.戴镜情况:正式验光?戴镜后眼位改变?一、斜视的基本检查家族史部分患者的父母或兄弟姐妹也患有斜视,多数学者认为主要是多基因遗传,国内报道的遗传率为6-9%。可能的诱因产伤、外伤史,斜视发生前惊吓、高热抽搐史。(婴幼儿

2、的神经系统和大脑皮层反射发育尚不健全)一、斜视的一般检查(二)外眼检查(假性眼位偏斜)假性内斜视:内眦赘皮、鼻根宽阔、负Kappa角、黄斑异位、瞳孔间距小于55mm。假性外斜视:眼间距过宽、正Kappa角、黄斑异位、瞳孔间距大于70mm。假性上斜视:面部不对称、下睑退缩、眼眶肿物、黄斑异位。异常Kappa角Kappa角的意义:是视轴(连结注视的结点与黄斑的线)和瞳孔轴(通过瞳孔中心垂直于角膜的线)的夹角。临床上根据瞳孔中心来测定。50以内为生理性。正Kappa角假性外斜负Kappa角假性内斜用Visuscope检查注视性质中心

3、凹型中心凹旁型黄斑旁型游走型一、斜视的基本检查(三)屈光检查:1.远近视力2.验光检查散瞳(阿托品)验光,散瞳后的眼位对比。患者屈光状态,是否有弱视。了解发病原因,协助诊断。(四)眼位及斜视角的测定(五)眼球运动检查同异向运动集合近点的检测:帮助诊断肌性视疲劳一、斜视的基本检查(六)是否有代偿头位(七)视功能检查:同视机(三级)、立体图(定量)(八)牵拉试验:1、术前估计术后复视及病人耐受情况。2、了解肌肉有无机械性牵制、肌肉痉挛及肌肉功能情况。一、斜视的基本检查(九)隐斜的检查:隐斜计定量(十)调节功能检查:AC/A视机(调

4、节性集合/调节):1D的调节使眼轴偏斜的三棱镜度。斜视的定性诊断1.角膜映光法:是一个检查显性共同性斜视的粗略方法,比较适用于幼儿及弱视、或不能进行详细检查的患者。斜视的定性诊断方法:在受检者正前方33cm处置一灯光,嘱注视之。如角膜光反射点位于两眼瞳孔正正央则为正位眼;如果角膜光反射出现于一眼瞳孔正中央,而另眼在瞳孔缘,则偏斜约10~15度;在角膜缘上,则偏斜约45度;在角膜中心与角膜缘之间的中点处,则斜视度约为25~30度。(注:每偏斜1mm约相当于斜视弧7~7.5度)。斜视的定量检查1.角膜映光法2.三棱镜加角膜映光法(

5、Krimskytest)150300450注视眼斜视眼不能注视婴幼儿斜视的定性诊断2.交替遮盖试验两眼交替遮盖法:让被检者面对光亮处,两眼注视远处(五米外)或近处(33cmm)目标。先观察双眼位置是否平衡,然后用一不透光的遮眼器或手掌反复交替遮断左、右眼的视线。使被检者两眼没有同时注视的机会,观察在轮换遮盖的瞬间,去掉遮盖的眼球有无转动现象。斜视的定性诊断3.单眼遮盖与不遮盖试验鉴别隐斜与间歇斜视检查目的显斜OR隐斜第一斜角=?第二斜角何眼为注视眼?结果判断隐斜:挡板撤离,迅速回正位显斜:挡板撤离,停留、缓慢归位共同性?二眼相

6、同显斜OR不同斜视眼:挡板撤离,该眼停留在斜位,另一眼仍注视注视眼:挡板撤离,迅速回正位,另一眼滑向斜位3.三棱镜加遮盖试验方法:将三棱镜置于注视眼前,用遮盖板交替遮盖,打破双眼融合,增减棱镜度数至眼位不动。目的:为他觉的斜视度定量检查。向上250及向下250注视的斜角1510对麻痹性斜视查9个诊断眼位的斜视角眼球运动状态检查一、单眼运动1.内转:瞳孔内缘达上下泪小点连线。2.外转:角膜外缘达外眦角。3.上转:角膜下缘达内外眦连线。4.下转:角膜上缘达内外眦连线。二、双眼运动检查双眼同向运动:6个方位,协调一致双眼异向运动:集

7、合运动,双眼内直肌进行辐辏运动分散运动,双眼外直肌进行分散运动双眼内旋,双眼外旋集合近点:双眼注视33mm处光源,光点渐向鼻根部移近,当一眼偏向外方,光源----鼻根距离正常值:6-8cm,<5cm者集合过强,>10cm者集合不足A.V运动检查目的:通过大角度上下运动,可考虑同名肌功能的状况。检查方法:检查时上下转可超过25o运动,此时可发现上下不同的斜度差距。结果判断:当双上直肌不足或双下斜肌过强时,可出现“V”症,当双下直肌不足或双上斜肌过强时,可出现“A”症。歪头试验(Bieschowskytest)原理:当头位倾斜时,

8、正常人会出现姿势反射,使两眼的垂直轴始终保持垂直地面主要用于鉴别上斜肌麻痹和另一眼的上直肌麻痹代偿头位检查目的:发现头位倾斜的类型,协助麻痹性斜视的诊断。检查方法:嘱患者保持正常的视物习惯,由检查者直观望诊。结果判断:①面向左右转:为代偿水平肌功能不足。 ②下颏内收或上抬: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