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取氧气实验ppt课件.ppt

制取氧气实验ppt课件.ppt

ID:50857427

大小:1.02 MB

页数:29页

时间:2020-03-15

制取氧气实验ppt课件.ppt_第1页
制取氧气实验ppt课件.ppt_第2页
制取氧气实验ppt课件.ppt_第3页
制取氧气实验ppt课件.ppt_第4页
制取氧气实验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制取氧气实验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三制取氧气1分解过氧化氢(H2O2)加热氯酸钾(KClO3)加热高锰酸钾(KMnO4)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2加热氯酸钾或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加热氯酸钾氯化钾+氧气二氧化锰加热KClO3KClO2KMnO4K2MnO4MnO2O23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加热KMnO4K2MnO4MnO2O24制取和收集氧气的装置中用到了哪些仪器?哪部分是气体的发生装置,哪部分是气体的收集装置?为什么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5怎样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把导管

2、伸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如果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就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松开手,待试管冷却,若导管吸进一段水柱,就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6为什么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7铁夹为什么夹在离试管口约1/3处?便于酒精灯给试管加热。8试管口为什么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9导气管稍露出橡皮塞(为什么?)有利于气体的排出10为什么导管口开始有气泡冒出时,不能立即收集氧气?什么时候开始收集?因为开始冒出的气泡是空气。当气泡连续并均匀地放出时,开始收集氧气。11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为什么要正立放在桌面上?因

3、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略大,倒放会使氧气从瓶口与玻璃片的缝隙中跑掉。126.实验结束时为什么要先从水槽中取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被倒吸入热的试管,使试管炸裂。13实验步骤?14实验步骤1.检查装置气密性2.装药品,塞棉花,塞带导管的塞子3.固定装置在铁架台上4.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5.收集氧气6.把导管移离水槽7.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查、装、定、点、收、离、熄15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收集氧气?(为什么?)向上排空气法(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各有什么优点?排水法收集的气体纯净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干燥16加热氯酸钾制取氧

4、气氯酸钾氯化钾+氧气二氧化锰加热KClO3KClO217步骤一:在常温下,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观察木条是否复燃?现象:木条不能复燃,结论:说明常温下放出氧气少。探究:过氧化氢(H2O2)溶液制取氧气中vvvvbn二氧化锰的作用18步骤二:向上述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发生的现象。现象:木条复燃了结论:说明在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遇到二氧化锰(MnO2)时迅速产生氧气。探究:过氧化氢(H2O2)溶液制取氧气中vvvvbn二氧化锰的作用19步骤三:反应停止后,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5、。观察发生的现象。现象:木条复燃了结论:说明二氧化锰(MnO2)仍然起作用,好象永远也用不完。探究:过氧化氢(H2O2)溶液制取氧气中vvvvbn二氧化锰的作用20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的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催化剂(又叫触媒)。催化剂“一变”: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改变≠加快)“二不变”: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改变【思考】二氧化锰好象永远也用不完,二氧化锰在这个反应中到底扮演了一个什么角色呢?探究:过氧化氢(H2O2)溶液制取氧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21【说明】此反应中,二氧化锰既不

6、是反应物也不是生成物,只是一种催化剂,应算作一个反应条件,所以二氧化锰写在箭头的上方。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过氧化氢水+氧气二氧化锰2223讨论:过氧化氢制氧气和氯酸钾制氧气的发生装置能否相同?24反应物都是固体,反应需要加热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反应不需要加热固液不加热型固固加热型25固液不加热型使用长颈漏斗时,长颈漏斗的末端必须插入液体中,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所以必须液封。26收集氧气的装置排水法氧气不易溶于水向上排空气法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27工业方法制氧气空气(含氮气、氧气等)加压降温液态空

7、气(含液态氧气、液态氮气)蒸发-196℃-183℃氧气氮气原理:利用液态空气的沸点不同,属于物理变化。28三、分解反应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加热氯酸钾氯化钾+氧气二氧化锰加热过氧化氢水+氧气二氧化锰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特点:一变多2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