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电急救措施.doc

触电急救措施.doc

ID:50868076

大小:40.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15

触电急救措施.doc_第1页
触电急救措施.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触电急救措施.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枫叶粮油电气车间安全培训标题:触电急救措施一、脱离电源发生了触电事故,切不可惊慌失措,束手无策。要立即切断电源,使伤员脱离继续受电流损害的状态,减少损伤程度。同时向医疗部门求救。这是能否抢救成功的首要因素。进行切断电源前应注意伤员身上因有电流通过,已成带电体,任何人不应触碰伤员,以免自己也成为带电体而遭电击。切断电源方法:一是立即拉开电源开关或拔掉电源插头;二是不能按上面方法立即切断电源的,可用干燥的木棒、竹竿等将电线拨开,使伤员脱离电源,切不可用手或金属和潮湿的导电物体直接触碰伤员的身体或触碰伤员接触的电线,以免引起抢救人员自身触电。在进行解脱电源的动作时,要事先采取防摔措施,

2、防止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因肌肉放松而自行摔倒,造成新的外伤。脱离电源时动作要适当,防止因用力过猛将带电电线击伤在场的其他人员。二、脱离电源后的处理1、触电伤员如神志清醒,应使其就地躺平,严密观察,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2、触电伤员如神志不清醒,应就地仰面平躺,且确保气道通畅,并用5S时间呼叫伤员或轻拍其肩部,以判定伤员是否意识丧失,禁止摇动伤员头部呼叫伤员。3、需要抢救的伤员,应立即就地坚持正确抢救,并设法联系医疗部门接替救治。4、呼吸、心跳的判定:触电伤员如意识丧失,应在10S内,用看、听、试的方法,判定伤员呼吸心跳情况。看:看伤员的胸部、腹部有无起伏动作;听:用耳贴近伤员的口鼻处,听有

3、无呼气声音;试:试测口鼻有无呼气的气流,再用两手指试一侧(左或右)喉结旁凹陷处的颈动脉有无搏动。若看听试结果既无呼吸又无颈动脉博动,可判定呼吸心跳停止。三、心肺复苏法触电伤员呼吸和心跳均停止,应立即按心肺复苏法支持生命的三项基本措施,正确进行就地抢救。1、通畅气道触电伤员呼吸停止,重要的是始终确保气道通畅。如发现伤员口内有异物,可将其身体及头部同时侧转,迅速用一个手指或用两个手指交叉从口角处插入取出异物,操作中要注意防止将异物推到咽喉深部。通畅气道可以采用仰头抬颌法。用一只手放在触电者前额,另一只手的手指将其下颌骨向上抬起,两手协同将头部推向后仰,舌根随之抬起,气道即可通畅。严禁用

4、枕头或其他物品垫在伤员头下,头部抬高前倾,会更加重气道阻塞,且使胸外按压时流向脑部的血流减少,甚至消失。2、口对口(鼻)人工呼吸在保持气道通畅的同时,救护人员用放在伤员额上的手的手指捏住伤员鼻翼,救护人员深吸气后,与伤员口对口紧合,在不漏气的情况下,先连续大口吹气两次,每次1-1.5S。如两次吹气完后试测颈动脉仍无博动,可判断心跳已经停止,要立即同时进行胸外按压。除开始时大口吹气两次外,正常口对口(鼻)呼吸的吹气量不需要过大,以免引起胃膨胀。吹气和放松时要注意伤员胸部应有起伏的呼吸动作。吹气时如有较大阻力,可能是头部后仰不够,应及时纠正。触电伤员如牙关紧闭,可口对鼻人工呼吸,口对鼻

5、人工吹气时,要将伤员口嘴唇紧闭,防止漏气。1、胸外按压1、正确的按压位置是保证胸外按压效果的重要前提。确定正确按压位置的步骤:A、右手的手指和中指沿触电伤员的右侧肋弓下缘向上,找到肋骨和胸骨接合处中点B、两手指并齐,中指放在切迹中点(剑突底部),食指平放在胸骨下部C、另一只手的掌根紧挨食指上缘,置于胸骨上,即为正确的按压位置2、正确的按压姿势是达到胸外按压效果的基本保证。正确的按压姿势:A、使触电伤员仰面躺在平硬的地方,救护人员立或跪在伤员一侧肩旁,救护人员的两肩位于伤员胸骨正上方,两臂伸直,肘关节固定不屈,两手掌根相叠,手指翘起,不接触伤员胸壁B、以髋关节为支点,立即全部放松,但

6、放松时救护人员的掌根不得离开胸壁。按压必须有效,有效的标志是按压过程中可以触及颈动脉博动。3、操作频率:A、胸外按压要以均匀速度进行,每分钟100次左右,每次按压和放松时间相等。B、胸外按压与口对口(鼻)进行,其节奏为:单人抢救时,每按压15次后吹气2次(15:2),反复进行;双人抢救时,每按压5次后由另一人吹次1次(5:1)反复进行一、触电后抢救过程的再判定1、按压吹气1分钟后(相当于单人抢救时做了4个15:2压吹循环),应用看、听、试方法在5-7S时间内完成对伤员呼吸和心跳是否恢复的再判定2、若判定颈动脉已有博动但无呼吸,则暂停胸外按压,而再进行2次口对口人工呼吸,接着每5S吹

7、气一次(即每分钟12次)。如脉搏和呼吸均未恢复,则继续坚持心肺复苏法抢救3、在抢救过程中,要每隔数分钟再判定一次,每次判定时间均不得超过5-7S,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抢救前,现场抢救人员不得放弃现场抢救培训人签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