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二财经语文期末试题.doc

职二财经语文期末试题.doc

ID:50890550

大小:3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15

职二财经语文期末试题.doc_第1页
职二财经语文期末试题.doc_第2页
职二财经语文期末试题.doc_第3页
职二财经语文期末试题.doc_第4页
职二财经语文期末试题.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职二财经语文期末试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财经班语文学科期末试题一、选择题(2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炮烙(lào)臆造(yì)铁砧(zhēn)) 惟妙惟肖(xiāo)B笨坯(pī)颀长(qí)歆享(xīn)信而好(hào)古C.旁骛(wù)谬种(miù)朱拓(tuò)衣(yī)锦还乡D.敕(chì)造潭柘(tuò)寺一椽(chuán) 熠熠闪耀(yì)  2.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沤心沥血 首屈一指变本加厉 挺而走险B.唇枪舌箭趋之若鹜蜂拥而来再接再厉C.作壁上观无耻滥言精兵减政谈笑风声D.计日成功直截了当融汇贯通金壁辉煌3.下列

2、各句加点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举止风雅                                 卖弄风雅B.吝啬说是经济                             他用经济的笔墨写出了复杂的斗争C.时代愈在后,它积的阅历愈深               他阅历过很多事D.在兽类里偏要充鸟,表示高超出世。         旧制度灭亡,新制度出世。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寺院里有几棵银杏树,枝繁叶茂,看上去他们的_________足有上千岁。②京九铁路一旦修成,将_______全国九个省市,

3、成为一条南北大动脉。③该公司_______要退出竞争,私下里却加紧活动。A.年龄       贯串      扬言    B.    年龄      贯穿     佯言C.年纪       贯穿      扬言    D.    年纪      贯串     佯言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方博士到场时,整个大厅都坐满了和颜悦色的大学生,大家都为有机会聆听这位科学家的演讲而兴奋不已。B.春秋时期列国纷纷称王,周室更不算回事,战国时的周朝天子,至多只能和宋、鲁等小国的君主相提并论罢了。C.王老师在山村小学一干就是三十多年,一心扑在学生身上,他这种好为人师的

4、精神深深打动了纯朴的乡亲们。D.近十多年来,我国的城市"夜景观"建设琳琅满目,发展十分迅速。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据了解,我市移动电话部门针对春节期间手机短信密集发送,对今年发送量进行了预测,并事先做好相关准备工作。B.为方便广大学生及家长了解国家教育收费政策,接受广大群众对教育乱收费问题的投诉或举报,教育部日前开通了教育乱收费举报电话。C.记者日前通过调查发现,中国人不爱喝牛奶的原因主要是人们的饮食习惯还没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相应改善所致。D.央行负责人表示,可以通过保持存款利率不变而增加贷款利率的方法来缓解外汇储备增长过快而带来的升值负担。

5、7.选出对“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一句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 A、无所依靠而不想活的人,干脆死去,就使讨厌见他的人看不见他了。B、无所依靠而活不下去的人,不如干脆死去,就使讨厌见他的人不再见到他。C、生活没有意思活不下去的人,不如干脆死去,即使讨厌见他的人也见不到他了。 D、没有意思而不想活的人,干脆死去,即使讨厌见他的人也见不到他了。8.指出下列判断有误的一项()  A.鲁迅的小说集有《彷徨》《呐喊》《故事新编》,《祝福》选自《呐喊》。 B.《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它得名于宋朝的朱熹。C.“牺牲”的古义是指祭祀用的牛、羊、猪三牲,后来也泛指祭

6、祀用的肉类。 D唐宋八大家是指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家父子苏洵、苏轼、苏辙和曾巩、王安石。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9-10题。  青玉案  元夕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9、对这首词中语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花千树”、“星如雨”形象的写出元宵佳节花灯满树,焰火漫天的景象。  B、“宝马雕车香满路”句描绘出有钱人家骄奢糜烂、寻欢作乐的奢侈生活。  C、“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表现出通宵欢娱、彻夜

7、歌舞的热闹景象。玉壶,指月亮;鱼龙,指鱼灯、龙灯。  D、“蛾儿雪柳黄金缕”句,用三种当时妇女插戴的装饰物,代指打扮漂亮的观灯女子。  10、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上片,作者用生花妙笔描绘出元宵佳节火树银花、灯月交辉、游人如织、笑语不绝的繁华景象。  B、作者着力渲染热闹的气氛,意在反衬“那人”孤高、淡泊、自甘寂寞的性格。词人对“那人”的追求,实际上是表达自己不愿随波逐流的美好品质。  C、“灯火阑珊处”就是灯火辉煌的地方,作者借此表现了要实现理想就要耐得住寂寞、甘于淡泊这一旨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