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油废水处理方法研究进展.docx

含油废水处理方法研究进展.docx

ID:50906821

大小:53.99 KB

页数:21页

时间:2020-03-15

含油废水处理方法研究进展.docx_第1页
含油废水处理方法研究进展.docx_第2页
含油废水处理方法研究进展.docx_第3页
含油废水处理方法研究进展.docx_第4页
含油废水处理方法研究进展.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含油废水处理方法研究进展.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环境生物工程研究与应用课程作业作业题目:含油废水处理方法研究进展完成人:王名威学院:环境学院专业:环境工程与科学学号:21507411导师:张耀斌提交日期:2016年5月15日目录引言11.含油污水简介21.1含油污水的来源及存在形式21.1.1含油污水来源21.1.2含油污水的存在形式21.2含油废水的危害32.含油废水的处理方法42.1物理法42.1.1重力分离法42.1.2过滤法42.1.3离心分离法52.1.4气浮法52.2物理化学法52.2.1吸附法52.2.2粗粒化技术62.2.3超声波法62.3化学法62.3.1盐析法72.3.2

2、混凝法72.3.3酸化法72.4生物化学法82.4.1活性污泥法82.4.2生物膜法82.4.3氧化塘法92.5其他处理方法93.膜处理乳化油废水103.1乳化液的的性质103.2油水乳化液的分离方法113.3膜分离技术123.3.1膜分离简介123.3.2膜的种类划分及膜材料123.4膜法处理含油污水研究133.4.1油水分离膜133.4.2膜的亲疏水性对油水分离的影响143.4.2膜表面改性143.4.3影响膜分离效果的因素143.4.4膜污染163.5小结与展望16结束语18引言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环境保护成为全球普遍

3、关注的问题。含油污水是的一种重要的环境污染物,对水圈、生物圈、大气圈造成严重的污染和破坏,危害人体健康和生存环境,严重影响生态平衡,影响企业生产的正常运行。油类资源是非再生资源资源,一旦回收,它们中的大部分可以综合利用,对含油污水进行治理与资源回收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国内外研究机构一直在不懈地深入研究与探讨含油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目标是既要去除水中的大量油类,同时兼顾去除水中溶解的有机物、悬浮物、皂类、酸碱、硫化物、氨氮等。其中含油污水中的乳化油由于油滴粒径较小是最难分离的一类。如何有效处理乳化油污水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除了简单介绍含

4、油污水的来源、性质、危害及常规的解决方法之外着重介绍膜分离方法在处理含油废水乳化液中的应用。181.含油污水简介1.1含油污水的来源及存在形式1.1.1含油污水来源含油废水是人类生产活动中产生的一种面广量大的污染源,含油废水是指:含有脂(脂肪酸、皂类、脂肪、蜡等)及各种油类(矿物油、动植物油)的废水。废水中油类污染物质,除重焦油的相对密度为1.1以上外,其余的相对密度都小于1。含油废水来源广泛,其主要来源为石油、焦化、金属、食品、纺织及运输行业。(1)在石油生产、精炼、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均会产生大量的含油污水,尤其是炼油工业和采油工业产生的含油污

5、水。此类污水中的油有相当一部分以乳化油的形式存在。(2)钢材制造和金属加工是金属工业中含油污水的两大重要来源,这类污水中主要含有润滑油和液压油,其中既有游离态油,也有乳化油。在钢材制造业中,钢材冷轧厂所生产的洗涤水和冷却水通常含有浓度为数千毫克每升的油,其中25%以上的油是以乳化油的形式存在。在金属加工生产成型过程中,产生的含油污水中含有研磨油、切削油、润滑油和油水乳化液的冷却剂等。(3)食用动植物加工业(包括屠宰厂、肉类加工厂、榨油厂等)以及含羊毛脂的洗毛工业的含油废水;在纺织品加工过程中,含油污水由最初阶段的洗涤纤维工序所产生,其中羊毛洗涤

6、水对环境的危害最大且最难处理。(4)运输业也会产生数量可观的含油污水,其所产生的大部分含油污水是运输油料的油船、驳船、油罐和车辆等对油品溢出、漏失或者清洗所造成的,还包括铁路油罐车洗刷水、油轮压舱水、洗舱水等。1.1.2含油污水的存在形式油类物质在水中的存在形式多种多样,受水体的性质、水中所含的表面活性剂和电解质等物质的影响而有所不同。含油污水中的油主要以悬浮油、分散油、乳化油、溶解油四种状态存在:(1)悬浮油:以连续相的油膜漂浮在水面,油珠颗粒通常较大,一般大于100um。进入水体的油分大部分以悬浮形式存在,占含油量的70%~80%,静置后能

7、较快上浮,用一般重力分离设备即能去除。(2)分散油:粒径为10-100um的微小油珠悬浮在水相中。分散油不稳定,当油表面存在电荷或受到机械外力时,油滴较为稳定,反之分散相的油滴则不稳18定,静置一段时间后就会聚并形成较大的油珠,这一状态的油也较易去除。(3)乳化油:粒径小于10um的极细微的油珠,往往因水中含有表面活性剂使油珠形成稳定的乳化液,因而较难处理。(4)溶解油:以分子状态或化学方式分散于水中,油滴直径比乳化油粒径还要细,有时可小到几纳米。油分和水形成均相体系,非常稳定,很难用普通的方法去除。但由于油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5~15mg/L

8、),所以在水中的比例仅约0.5%。1.2含油废水的危害含油污水给环境带来严重危害。油类物质漂浮在水面,形成一层薄膜,水面油膜厚度大于1um时就会隔绝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