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doc

浅谈学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doc

ID:50909030

大小:61.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08

浅谈学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doc_第1页
浅谈学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浅谈学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文科标作内rr>r—-]]1J•一件目题者容12668.doc浅谈学具在小学数学教学屮的运川符晓蓉/邹克勤/陆洋心理学家认为:“如果识记的对象成为活动的对象或活动的结果时,由于学习者积极地参加活动,记忆效果会明显地提高。”查包洛赛兹和两拉延科的实验表明:没有装配活动任务组冋忆出图形,漏tai了许多重要零件,而有装配任务组冋忆出的图形,呦得比较正确。充分发挥新教材屮学具操作的功能和优势,通过摆摆、量量等各种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活跃的情绪状态往往能收到良好的记忆效果,从而促使学生

2、对识记材料的极大兴趣,集屮他们的注意力……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学生就会感到新颖奇趣,容易激起智力活动的积极性;也有助于充分在感知屮形成概念,在操作屮观察比较,探索方法规律,形成备种学习能力。加强学具操作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和质量的一种重要手段。一、运用学具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前苏联陈T科实验结果如表。从表中可以看出小学二年级无意识记效果优于有意识记效果,在四年级则看到相反的对比关系,但两种记忆不太显著,到六年级起两种识记效果开始出现较显著的差异。附图{图}学具操作可以促进学生

3、由无意识记向有意识记转化和发展。学具操作,对提高小学屮低年级学生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的同步发展十分有利。由于学生对操作实践活动有浓厚的兴趣,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吐盛的求知欲,他们对新鲜有趣的东西,能集屮注意力去想它,从备方面去了解、解决它,以形成比较鲜明的深刻的印彖,并且喜欢寻根问底,弄个水落石出,从而极大地促进了有意识记的发展。学生在玩屮学,学屮玩,课堂教学气氛活跃,提高了课堂40分钟教学的效益和质量。例如:在教学三角形边的关系时,上课前,让学生制作了不同厘米的小棒;上课时,分小组让学生用这

4、些小棒搭三角形,并分为能搭成三角形和不能搭成三角形两大类,记录每次3根小棒的厘米数,同时思考能搭成三角形的3根小棒的长短关系;操作结束,通过学生小组讨论、教师积极组织引导、师生探讨总结,得出“三角形任意两边Z和大于第三边”的规律。然后鼓励学生质疑活动,论证不能搭成三角形3根小棒的长短关系。这样教学,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牢固灵活地掌握了知识,又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规律,拓展了学生积极的智力活动。二、运用学具操作,帮助学生形成数学概念。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通常都要经过“感知一表象一概念一符号”

5、的发展阶段,概念的形成是由具体到抽象,尤其学习起始概念,更要靠亲身感受。在概念教学屮,根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在操作屮观察、比较、分析、归纳,让学生获取丰富的感性认识,感知有关形成概念的具体实在的材料,结合活动情境、生活情境进行具体到一般特征的分类,有利于促进概念的形成。例如:在进行正负数的认识教学时,先让学生制作活动温度计、活动海洋图(潜艇活动)等学具。上课时让学生操作,理解零度、海平血作为基点的含义,理解零度以下温度是零度以上温度的相反方向、相反意义;海平面以上是海平面以下的相反方向、相反意义。

6、在丰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明确的正负数概念。这样操作与生活实际体验相结合,逐步舍弃非木质属性,使学生对正负数的认识极其深刻。三、运用学具操作,帮助学生推导儿何公式和计算法则。动手操作与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有密切关系。生理学的研究证明“儿童的智慧集屮在手指尖上”。小学生在操作时,手指尖的触觉引起的刺激能迅速传递给大脑,在大脑皮层兴奋的前提下,产生积极思维的欲望。因此在教学屮不要错过毎一次可让学生动手的机会。笔者认为:要重视学具操作中的语言表达,帮助学生弄清算理、建立数学抽彖概念,启

7、发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概括公式、法则等。实践证明:学具操作比教具演示的教学效果更胜一筹。如儿何公式的推导,可让学生用硬纸白己tai画划划、割补拼凑转化得出;计算法则的来由,可让学生用实物图片自己去摆摆做做、看看想想得出。例如、推导多边形内角和公式。首先,让学生把课前准备的备种多边形,从一个顶点出发tai出所有对角线,把多边形分成若干个三角形,同时观察并思考:1.分成的三角形的个数;2.三角形内角和的总和;3三角形内角和的总和与多边形内角和的关系,并整理成表如下:附图{图}附图{图}(+4)・(・3)

8、=(+4)+(+3)+(・3)・(・3)=(+4)+(+3)=+73.操作解答:(+2)・(・3)(-4)-(+2)(-3)-(+5)并板书:(+2)・(・3)=(+2)+(+3)+(・3)・(・3)=(+2)+(+3)=+5(-4)-(+2)=(-4)+(-2)+(+2)-(+2)=(-4)+(-2)=-6(-3)-(+5)=(-3)+(-5)+(+5)-(+5)=(-3)+(-5)=-84.引导归纳出异号两数相减的计算法则,并举例论证此法则也适用同号两数相减,从而得出完整的正负数减法的计算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