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困惑.doc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困惑.doc

ID:50967078

大小:30.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16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困惑.doc_第1页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困惑.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困惑.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困惑1、教学准备中的困惑(1)目标定位差异大,内容选择随意。有经验教师由于受传统教材的影响,不适应新教材渐进发展的逻辑体系,继续沿用过去的知识体系,不结合课标要求随意增删目标和内容;经验较少的青年教师又不易把握教材的重难点,由于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各不相同,内容选择差异较大。(2)备课的帮助不够。虽然教辅资料可以给教师提供一定的帮助,但这些资料一般都忽视了复习课、专题课的教案设计,而专题课和复习课占实际教学课时的三分之一,这些课时需要教师依据教学实情自主开发课程,给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出了挑战。(3)备课重心偏移。在教师

2、教学设计中,教师准备重心本应放在钻研教材和分析学情,但实际上,枯燥的乏味文字书写工作占据了教师的时间和精力,备课被窄化成了写教案、编教案、抄教案,教案设计往往缺乏缜密,学生的学习放在了次要位置,教案成了教师的“教”的工具。另外,传统的教案,一般是个人研究教材和课标,难免受知识、经验的局限,造成了目标设计不准确、教学和学法选择失当。(4)集体备课规范性不强。可喜的是,许多学校为解决以上问题,找到了一条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集所有教师的智力和经验进行集体备课,一般操作模式是:分配备课任务,然后集体讨论。但是,集体备课一般未对全期教学课

3、时、教学目标作出规划,对教学案设计格式未提出严格规范,造成了集体备课的主题往往指向不明确,讨论的效率不高。于是,教师们对于教学准备有了这样要求:希望在统一的要求下,个人先钻研课标和教材,以学生的学为要本出发点,设计以课时编排为顺序的各种课型的教案或学案,再利用集体智慧进行研究,减少不必要的简单机械的劳动,提高备课质量和备课效率。2、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中的困惑(1)“双基”不落实的问题。新教材正在试用修改中,难免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知识点分散,知识点衔接缺乏过渡和联接,造成了学生知识结构梳理困难;教材中例题偏少且示范性不强,加之

4、教材又弱化了概念的要求,学生对于概念特征缺乏清晰认识,列不出清晰的知识要点,规范地书写和表达较困难,学生不能进行自学辅导;另一方面,教材中技能性习题量偏少,造成学生对基本知识掌握不熟练,基本技能不容易形成。(2)课堂效率不高的问题。由于上述原因,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得不对教材重新整合,大量查阅辅导资料来充实基础。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板书或多媒体形式展示这些补充和调整内容,费时费力,学生大量通过听讲、看黑板或媒体演示来学习,学习容易疲倦,造成了课堂效率不高。(3)学生学习方式未得到实质性转变。一是受教案教学的影响。在以往的教学中,

5、教师根据教学材料结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思维方法,整合开发课程资源后形成教学程序,即教案,以听讲和看黑板的教学活动形式传递给学生,学生的学习不只是在学教材,还要学习接受教师的思维过程和其他材料信息,学生的学习活动主要是听一位教师讲解,看一位教师展示,按一位教师的要求进行练习巩固,学生更多时候处于被动状态。二是受教材编写的影响。补充知识掌握在教师手中,传授的教学方式不得不占主导地位,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反而成为了一句空话。为了培养学生数学综合能力,使学生的知识网络化、结构化,教师会经常设计有一定个性倾向的复习课、专题课,但这些内容的学习,

6、学生完全没有材料,教师拥有完全的信息占有,造成了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三是学生适用的学习材料不够。学生购卖的学习辅助资料都是以题型或难度进行分类编辑的,这些资料并不能运用于课教学,只能用于课后巩固练习,对于学生的知识结构形成、学习方式的转变起不了实际作用。为了真正转变学生学习方式,需要有学生的学习方案,并且应满足以下要求:学习的目标是明确而可见的,学习要求有明确指令,解决问题的思路可模仿、可重复,知识巩固有变式,知识形成可回顾和重复,学习效果可检测,学习记录、感悟和纠错有地方,学习方式方法有介绍、有归纳,学习环节有清晰的线

7、索,知识结构不零乱,学生学习数学的成功感受更强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