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化学ppt课件.ppt

中药化学ppt课件.ppt

ID:50976107

大小:3.01 MB

页数:174页

时间:2020-03-16

中药化学ppt课件.ppt_第1页
中药化学ppt课件.ppt_第2页
中药化学ppt课件.ppt_第3页
中药化学ppt课件.ppt_第4页
中药化学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药化学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章绪论11.中药化学:是一门结合中医药基本理论和临床用药经验,运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及其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等研究中药化学成分的学科。2.中药化学的研究内容:3.中药化学在中药现代化及产业化中的作用4.研究概况与发展趋势2中药化学成分的一般研究方法第二章3概念有效成分:具有生物活性或能起防病治病作用的单体化合物,能用结构式表示,并具有一定的物理常数。有效部位:具有生物活性的混合成分。无效成分:没有生物活性的成分。注:有效成分、无效成分的划分不是绝对的。4糖类苷类醌类香豆素类黄酮类萜类和挥发油7.生物碱8.甾体类化合物9.三萜类化

2、合物10.鞣质一、中药化学成分简介5(一)溶剂提取法:根据被提取成分的溶解性能,选用合适的溶剂和方法来提取。作用原理二、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浸润、渗透溶解扩散、置换6溶剂的选择溶剂选择要点:相似相溶原则常用溶剂分类:水亲水性有机溶剂亲脂性有机溶剂溶剂极性由强到弱顺序:水>甲醇>乙醇>丙酮>正丁醇>乙酸乙酯>乙醚>氯仿>苯>石油醚二、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溶剂提取法72.提取方法煎煮法浸渍法渗漉法回流提取法连续回流提取法比较:1)溶剂用量回流法>连续回流法2)提取时间:连续回流法>回流法3)提取效率:连续回流法>回流法二、中药

3、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溶剂提取法8(二)水蒸气蒸馏法用于提取能随水蒸气蒸馏而不被破坏的难溶于水的成分。常用于挥发油的提取。(三)升华法用于具有升华性质的中药化学成分提取。二、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94.接收器1.水蒸汽发生器2.蒸馏瓶3.冷凝管仪器装置10共水蒸馏11(四)超临界流体萃取法(SupercriticalFluidExtraction——SFE)是一项利用超临界流体密度与液体相似、粘度与气体相近的性质对有效成分进行提取与分离的新技术。夹带剂:是为提高极性化合物的萃取率,在被萃取成分与超临界流体组成的二元系统中加入的第三

4、组分,它可以改善原来溶质的溶解度。常用的有甲醇、乙醇、丙酮等。二、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12(一)溶剂法酸碱溶剂法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酸碱性的不同进行分离。例:游离生物碱有羧基或酚羟基的酸性成分有内酯或内酰胺结构的成分具体操作:总提取物溶于亲脂性有机溶剂,用酸水、碱水分别萃取;总提取物溶于水,调pH后用有机溶剂萃取。三、中药有效成分的分离精制方法132.溶剂分配法(两相溶剂萃取法)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分配系数的不同而达到分离的方法。各成分分配系数相差越大,分离效果越好。分离极性较大的成分:选用正丁醇-水分离中等

5、极性的成分:选用乙酸乙酯-水分离极性小的成分:选用氯仿(乙醚)-水操作:混合物溶于水,依次用极性由小到大的有机溶剂萃取,分别回收有机溶剂。三、中药有效成分的分离精制方法—溶剂法14(二)沉淀法专属性试剂沉淀法雷式铵盐、胆甾醇、明胶等分级沉淀法在混合组分的溶液中加入与该溶液能互溶的溶剂,改变混合组分溶液中某些成分的溶解度,使其从溶液中析出。例:乙醇沉淀法3.盐析法在混合物水溶液中加入易溶于水的无机盐至一定浓度或饱和状态,使某些中药成分在水中溶解度降低而析出。三、中药有效成分的分离精制方法—沉淀法15(三)分馏法利用沸点不同的混合液

6、体各组分在加热过程中产生高低不同的蒸气压而被分离的方法。(四)膜分离法包括反渗透、超滤、微滤、电渗析(五)结晶法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溶剂中溶解度的显著差别而分离的方法。常用于固体物质的分离。三、中药有效成分的分离精制方法16(六)色谱分离法1.吸附色谱常用吸附剂硅胶:极性微酸性吸附剂;表面硅醇基与化合物形成氢键产生吸附;适用于中性或酸性成分的分离。吸附力与含水量有关氧化铝:吸附力很强的极性吸附剂;主要用于碱性或中性亲脂性成分的分离,如生物碱、萜类成分。活性炭:非极性吸附剂,主要用于分离水溶性物质如氨基酸、糖类和某些苷类。聚酰胺:

7、以氢键吸附作用为主,主要用于酚类、醌类如黄酮类、蒽醌类及鞣质类等成分的分离。三、中药有效成分的分离精制方法172.凝胶过滤色谱色谱原理:主要为分子筛作用,根据凝胶孔径和被分离化合物分子的大小而达到分离目的。分离结果:分子大的物质保留时间短,分子小的物质保留时间长。三、中药有效成分的分离精制方法—色谱分离法183.离子交换色谱色谱原理:根据混合物中各成分解离度差异进行分离。常用离子交换剂有离子交换树脂、离子交换纤维素和离子交换凝胶。分离结果:解离度小的化合物先于解离度大的化合物洗脱。三、中药有效成分的分离精制方法—色谱分离法194

8、.大孔树脂色谱色谱原理:通过物理吸附有选择性地吸附有机物质而达到分离。大孔吸附树脂分类:可分为非极性(适宜分离极性小的成分)、中等极性(适宜分离极性较大的成分)与极性三类。分离结果:对于非极性的树脂,洗脱剂的极性越小,其洗脱能力越强。三、中药有效成分的分离精制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