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家长如何培养幼儿延迟满足的能力.doc

论家长如何培养幼儿延迟满足的能力.doc

ID:50981255

大小:2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16

论家长如何培养幼儿延迟满足的能力.doc_第1页
论家长如何培养幼儿延迟满足的能力.doc_第2页
论家长如何培养幼儿延迟满足的能力.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论家长如何培养幼儿延迟满足的能力.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论家长如何培养幼儿延迟满足的能力大五班赖月亮【摘要】延迟满足是幼儿自我控制的表现之一,反映的是一个孩子在面临种种诱惑时,能否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控制自己的即时冲动,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以及在等待期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我国目前绝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父母对孩子几乎是有求必应,天长日久在孩子的意识中就形成了这样一种定势:我的欲求很容易就可以获得即时的满足。导致的结果是,幼儿的自制力差,对什么东西都想马上获得而不愿花费半点气力或等待一段时间。针对孩子的这种现象,家长对幼儿的教育中要注意实施“延迟满足”的策略,以此来培养孩子的良好性格。而本文为家长如何培养幼儿延迟满足的能力提出了具体

2、的途径。旨在让家长更好的帮助幼儿延迟自我满足,促使幼儿良好性格的养成。【关键词】家长幼儿延迟满足途径延迟满足不仅是幼儿自我控制的核心成分和最重要的技能,也是儿童社会化和情绪调节的重要成分,更是伴随人终生的一种基本的、积极的人格因素,是儿童由幼稚走向成熟、由依赖走向独立的重要标志。科学的教育提倡对孩子进行“延迟满足”“适当不满足”的训练,将来孩子才有能力抵挡诱惑、战胜困难、获取成功。因此,家长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一、让幼儿学会等待。对孩子的要求,不一定要马上给予满足,最好是通过孩子的某种努力才能获得。法国教育家卢梭在《爱弥儿》对孩子的父母这样说过:“你知道用什么办法准能使你的孩子得

3、到痛苦吗?这个办法就是:百依百顺。”在家长的百依百顺中,孩子的欲望将无止境的增加,孩子的不良行为就会随时暴发,弄得家长措手不及。因此,我们要让孩子学会“等待”,在期待中获得满足,孩子才会加倍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比如孩子在将玩具散落一地后提出到外面玩,此时妈妈可以和孩子商量:“我有个重要电话要打,等打完电话再跟你玩好不好?”如果孩子不肯,你可以答应他的请求,但前提是让他把玩具放回原处。这一过程,是家长和孩子进行心理较量的过程,只要家长坚持自己的做法,孩子最终还是会迫使自己接受的。待孩子情绪比较稳定之后,家长要进行适当疏导。让孩子从内心真正接受了你的建议,心情才会愉悦。二、培养幼儿积极的

4、情感体验及情绪调节的能力借助给孩子设立情境的方法,让幼儿有相同的情感体验并能去理解别人,从而锻炼孩子的忍耐力。例如,孩子在商店要买价格昂贵的电动车,而你的支出计划又没有这笔消费,你可以跟他商量,我们可以买一个便宜的你喜欢的小玩具,如果你帮妈妈节省生活费,妈妈会很感谢你,因为你特别理解妈妈。通过为孩子设立这些压力情境,孩子心中有了矛盾,开始主动调节自己的需求达不到满足时的情绪,达到心态平和。三、不让过度放纵成为孩子任性的“毒药”。ChristianF.Mauro的研究表明,宽容型的父母有利于促进儿童的延迟满足,放纵的教养方式则不利于儿童的延迟满足,现在的幼儿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一大家人少

5、则三五个,多则七八个就围着一个孩子转。人们对孩子的关注更多地停留在吃喝拉撒上,唯恐物质上的供应不足。还有的老人受不了孩子哭闹,对孩子百般迁就。孩子的需要总是及时满足,甚至孩子还未表达需要大人就已经提前供给了。孩子在家里习惯了需要被第一时间满足,于是孩子的头脑中逐渐形成了这样一个思维“定势”:我要什么马上就能有什么。孩子欲望的沟壑似乎越来越深、越来越宽,过度放纵把孩子变得越来越贪心。过度放纵造就了孩子的任性。所以父母在满足孩子的要求时要有个原则,尤其是在物质的满足上,要有选择性的满足孩子的需要而不是百依百顺。要与孩子有互动,让孩子自己也有判断能力。与孩子的互动情况能影响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

6、的发展。四、让孩子的等待从易到难培养延迟满足能力要考虑孩子的年龄和承受能力。时间上要从短到长,难度上从易到难,一点点增加。要遵循小步递进的原则。也就是说,不要期望孩子一开始就能等待20分钟。只要孩子能等上一小段时间,而且在等待的时间里不哭也不闹,这样就是在自我控制了。父母可以有意识地让孩子等待,时间由短到长,逐步增加。但要注意最初的延迟时间不要过长,否则会让孩子灰心丧气,彻底放弃追求的目标和信心。五、让幼儿学会分享家长在日常的教育中,要延迟对孩子的满足,渗透分享教育,让孩子逐渐养成一种平和心态对待身边的事。比如,一桌晚餐摆放在桌上,孩子的爸爸还没有回来,宝宝就嚷着要吃,家长不要立即满足

7、他。我们可以这样对孩子说:“爸爸的肚子也很饿呀!可还在辛苦的工作。我们等爸爸回来,一家人在一起吃饭,那该多幸福呀!”在这等待的过程中,孩子忍住自己的饥饿,期盼着爸爸的回来,既是对孩子忍耐性的考验,也是教育孩子学会分享、关爱他人的佳机。家长要做个有心人,抓住教育契机,让孩子在忍耐中学会分享,懂得自己喜欢的东西也是别人喜欢的,感受分享带来的快乐;学会体谅他人,这样才会赢得同伴的喜欢和尊重。六、采用代币法来延迟满足代币法也是延迟满足的好方法之一。等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