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蝈蝈》教学实录1.doc

《绿色蝈蝈》教学实录1.doc

ID:50982598

大小:58.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3-16

《绿色蝈蝈》教学实录1.doc_第1页
《绿色蝈蝈》教学实录1.doc_第2页
《绿色蝈蝈》教学实录1.doc_第3页
《绿色蝈蝈》教学实录1.doc_第4页
《绿色蝈蝈》教学实录1.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绿色蝈蝈》教学实录1.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绿色蝈蝈》教学课堂实录执教者:皇岗中学巩敦华老师:上课!同学们好!学生:老师好!老师:请坐。先请同学们观赏一段录像。缤纷的大自然千姿百态,五彩的蝴蝶翩翩,各样的昆虫忙碌,每种生物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生存。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观察或研究过昆虫呢?今天,我们将接触到法国伟大的昆虫学家,他热爱昆虫,对昆虫进行了几十年的孜孜不倦的研究,把一生都献给了昆虫事业,他就昆虫学的荷马——法布尔。(投影1)让我们跟随这位以昆虫为琴拨响人类命运颤音的巨人,一同走进蝈蝈这个神秘的昆虫世界,看看他是如何发现蝈蝈的特点,又是如何来介绍蝈蝈的。(投

2、影2)本文是自读课,是一篇妙趣横生的自然科学小品文,同时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学习时要注意,本课的教学重点是:1、会文章生动传神的语言。2、通过自主、合作学习,培养探究精神、创新精神。教学难点是:字里行间洋溢的作者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之情。课前我们布置同学进行充分的预习,以小组为单位搜集相关资料,制作课件,首先请第一组同学介绍摘取昆虫学桂冠的法布尔与他倾注四十多年心血而完成的鸿篇巨制---《昆虫记》,并谈谈他们的学习体会。有请---(掌声)学生:亨利·法布尔(1823—1915)法国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出生于农民家庭,从

3、小生活极其穷困,作过中学教师,靠业余自学,花十二年的时间,先后取得业士、双学士和博士学位。《昆虫记》是法布尔以毕生的时间与及繁衍种族所进行的斗争,然后以其观察所得记入详细确切的笔记,最后编写成书。《昆虫记》十大册,每册包含若干章,每章详细深刻地描绘一种或几种昆虫的生活。《昆虫记》故事美,文笔美,意境美,它不仅给我们有关昆虫学的知识,更能提升我们的生命质量和生命境界。阅读《昆虫记》你会被法布尔对生命的敬畏之情深深感动,不自觉地追问和思考生命,学会尊重生命,去发现和感受生命之美,自觉地唤醒我们的生命意识和环保意识,珍爱地球

4、,爱惜生命。法布尔的精神法布尔一生最大的兴趣,尽在于探索生命世界的真面目,发现自然界蕴含着的科学真理。正因为他热爱真理所以他撰写《昆虫记》时,一贯“准确记述观察得到的事实,既不添加什么,也不忽略什么”。法布尔为之献身的,正是这种揭示把握“真相——真理”的伟大事业。这成了他一生的至高理想和崇高劳动,他为此幸福与安慰。他将一切品质和才华汇集在这种精神之下,为人类作出自己独特的奉献。如果没有那样的精神,就没有《昆虫记》,人类的精神之树上将少掉一颗智慧之果。老师:(评价)第一组同学介绍法布尔和《昆虫记》的时候,能抓住要点,高度

5、概括,思路非常清晰。同学们的掌声已经给他们鼓励了。老师:(补充)法布尔不足19岁时立志要做一个为虫子书写历史的人。1875年,52岁的他放弃了曾经追求的在大学讲学的美好愿望,决定远离城市喧嚣,迁往条件艰苦的乡间小镇,在小镇附近购得一处坐落在生荒地上的老旧民宅,取了个风趣的雅号---荒石园。年复一年,粗呢外套,清汤淡饭,建好一座百虫乐园,开足生命的马力,不知疲倦地从事昆虫学研究,把劳动成果写进一卷又一卷的《昆虫记》。(10卷220余篇)孤独、清苦、平静而欢欣地度过了35年余生。这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和意志!下面,让我们展开这

6、浩瀚书卷的一页,欣赏他别具情趣、生动鲜活的文章。请同学们速读3分钟,概括内容要点。(投影)介绍速读的方法:找中心句,抓关键词(筛选信息)(投影)整体感知: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什么?看谁读得最快,概括得最准。概括好的同学请举手。曾利娟。学生:这篇文章介绍蝈蝈的声音、外貌、食物习性。老师:她概括得准不准确呀?学生:准确。老师:非常准确。老师:同学们在速读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现哪个段落是你最喜欢的?郑晓玲。学生:最后一段。第三段,写蝈蝈的声音;第四段,写蝈蝈的外貌;第五段,写蝈蝈捕蝉的英勇;第十段,写蝈蝈同类相残。老师:下面我们同

7、学就把喜欢的段落大声朗读。首先齐读第三段。朗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准字音、把握语气语调、速度适中,注意把握作者的情感。老师:“让我们远离喧嚣去倾听,去沉思吧!”一二。学生:齐读第三段。老师:读得很好。注意两个字:蝉、篡夺。蝉,是卷舌:篡是平舌。下面请曾利娟读描写蝈蝈外貌的部分。学生:朗读描写蝈蝈外貌的部分。老师:她读得怎么样啊?学生:很好。老师:读得很准确、清晰。同学们还喜欢第五段,我们把第五段蝈蝈捕蝉的精彩段落共同朗读一遍。学生:齐读。老师:谁自告奋勇朗读课文最后一段?李秀华。学生:朗读最后一段。老师:声音很洪亮。不过,

8、还有一点点不足。谁发现了?学生:“唾液”、“喙尖”。老师:谁还发现了?司昌建。学生:“占住”,不是沾住。老师:还有没有?老师还发现两处:“撇开”、“立即”。同学们已经准确地概括了文章的内容要点,读了最喜欢的课文段落,初步体会到这篇文章语言的特点。下面我们继续展示研究性学习合作探究的成果。有请第二组同学介绍蝈蝈的外貌。学生:大家一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