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绣出,金针度尽.doc

鸳鸯绣出,金针度尽.doc

ID:51010140

大小:23.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08

鸳鸯绣出,金针度尽.doc_第1页
鸳鸯绣出,金针度尽.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鸳鸯绣出,金针度尽.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鸳鸯绣出,金针度尽”,这是援引专家的一句话,言下之意是——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数学活动经验及数学创新思想的能力,也就是“授之以渔”。为此,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应于学生积极互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经历探究,实验获取新知的过程,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动力。形成创新学习理念,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下面略举两例,谈谈我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实施:在讲“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与锐角三角形”的定义时,课本是这样叙述的——在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钝角三角形,有三个角

2、是锐角的三角形叫锐角三角形。同学们预习时,显然发现了锐角三角形的定义与其他两个不同,怎么能让学生理解呢?于是,在课堂上我设计了一个小活动,就是把事先用硬纸板剪的一些三角形放入一不透明的布袋中,让一学生上台摸出一三角形,并且只露出一个角,其余学生来判断这个是什么三角形。第一次,露出一个直角,同学们判断是直角三角形,他们对了;第二次,露出一个钝角,他们判断是钝角三角形,他们又对了;第三次,露出一个锐角,他们判断是锐角三角形,但事实上,拿出来一看却是一个直角三角形,他们傻了眼:第四次,再露出一个锐角时,他们就开始思考,探索应该怎样作答了。另外一个案例,是讲行程问

3、题中的“相遇”与“追及”问题时,我是把学生带到学校操场,第一次是让甲、乙两人在100米跑道上,从两端相向而行,同学们轻松地发现——相遇时,“甲跑的路程+乙跑的路程=总路程(100米)”。第二次,是在200米的环形跑道上,让跑得快的丙与跑得慢的丁从同一起点同向而行,当丙与丁再次相遇时,同学们非常清晰的认识到,丙比丁恰好多跑一圈,也就是“丙跑的路程-丁跑的路程=200米”。事实证明,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不仅乐于接受,效果也比较显著,因为不管时间过去多久,赛跑的画面总比枯燥的课堂讲解记忆深刻。总之,作为老师的我们一定不要固步自封,也不要光喊口号,只有勇于探索,大

4、胆尝试,把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落实到实处,才不辜负祖国对我们的期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