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轴扭转减振器和发动机前端附件驱动系统_.pdf

曲轴扭转减振器和发动机前端附件驱动系统_.pdf

ID:51049660

大小:780.18 KB

页数:27页

时间:2020-03-08

曲轴扭转减振器和发动机前端附件驱动系统_.pdf_第1页
曲轴扭转减振器和发动机前端附件驱动系统_.pdf_第2页
曲轴扭转减振器和发动机前端附件驱动系统_.pdf_第3页
曲轴扭转减振器和发动机前端附件驱动系统_.pdf_第4页
曲轴扭转减振器和发动机前端附件驱动系统_.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曲轴扭转减振器和发动机前端附件驱动系统_.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汽车发动机前端附件驱动系统和主机厂的同步开发1.发动机前端附件驱动系统发动机前端附件驱动零部件1.1附件驱动系统的零部件**1.1.1曲轴系统扭转减振器、弯-扭复合减振器1.1.2张紧轮1.1.3发动机单向离合器(OAP)、单向离合器与去耦器(OAP1.1.4惰轮1.2发动机前端附件驱动系统1.1.1曲轴系统扭转减振器、弯-扭复合减振器•**单级的扭转减振器(1/2)1.1.1曲轴系统扭转减振器、弯-扭复合减振器•单级的扭转减振器(2/2)1.1.1曲轴系统扭转减振器、弯-扭复合减振器•**多级的扭转减振器(1/3)两级并联型扭转减振器1.1.1曲轴系统扭转减振器、弯-扭复合

2、减振器•多级的扭转减振器(2/3)三级并联型扭转减振器1.1.1曲轴系统扭转减振器、弯-扭复合减振器•多级的扭转减振器(3/3)两级串联式扭转减振器1.1.1曲轴系统扭转减振器、弯-扭复合减振器•**硅油-橡胶复合扭转减振器1.1.1曲轴系统扭转减振器、弯-扭复合减振器•弯曲-扭转复合减振器1.1.1曲轴系统扭转减振器的设计计算•(1)确定物理模型及其参数1.1.1曲轴系统扭转减振器的设计计算•(2)计算原系统的固有频率-------计算结果-------频率(Hz)04271116.41664.81988.1振型向量2.4272-6.82806.07914.2696-2.0

3、5142.4272-5.6851-0.8878-6.61105.40382.4272-3.5907-6.8373-0.6442-6.77932.4272-0.8952-4.95096.96435.67462.42721.13360.4399-0.2653-0.14991.1.1曲轴系统扭转减振器的设计计算•(3)按照第一阶固有频率等效的原则确定等效系统1dof系统的转动惯量和刚度1.1.1曲轴系统扭转减振器的设计计算•(4)进行扭转减振器惯性环的转动惯量、刚度和阻尼的匹配设计⎧μ(转动惯量比值)=I/Id⎪⎪pdkd/IdkdIξ(频率定调比)===⎪⎪pk/IIdk⎨⎪nd

4、cdς(减振器阻尼系数比)==⎪dp2Ipd⎪⎪⎩λ(激振频率比)=ω/p1.1.1曲轴系统扭转减振器的设计计算•(4)进行扭转减振器惯性环的转动惯量、刚度和阻尼的匹配设计1018234/k)605/(Mθ4200.000.250.500.751.001.251.501.752.0λ实际=0.04~0.072.单级具有最优频率比和阻尼系数比(0.27)3.单级具有最优频率比和实际阻尼系数比4.两级具有优化设计参数5.三级具有优化设计参数•(5)曲轴系统强迫振动计算6050403020100-200-1000100200300400500600700(a)在发动机不同的转速时(

5、b)往复惯性质量,曲柄连杆的候,曲轴转角和气缸内压几何尺寸等。力的关系•(5)曲轴系统强迫振动计算0.70.511.522.533.544.550.65.566.577.588.5Total0.50.40.30.2曲轴扭转角度(Deg)0.1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曲轴转速(r/min)•(5)曲轴减振器和曲轴扭转角位移的实验•扭转减振器固有频率的测试设备:MTS851(最高激振频率达到1000Hz)(直线运动转换为扭转运动)测试工况:要求频率121Hz+/-11Hz对内圈进行激振:+/-0.15度环境温度:60摄氏度•(5)曲轴减振器和曲轴扭转角位

6、移的实验•扭转减振器固有频率的测试设备:MTS851(最高激振频率达到1000Hz)(直线运动转换为扭转运动)•(5)曲轴减振器和曲轴扭转角位移的实验•扭转减振器疲劳强度的测试设备:MTS扭转试验台•(5)曲轴减振器和曲轴扭转角位移的实验•曲轴前端扭转角位移的测量设备:BBM扭转振动测试系统光电编码器的安装•(5)曲轴减振器和曲轴扭转角位移的实验•曲轴前端扭转角位移的测量与主机厂同步开发扭转减振器的内容与案例同步开发内容:(1)曲轴减振器固有频率的测试(包括CKD件)(2)曲轴系统固有频率的计算与测试(3)曲轴减振器的设计、制造、性能测试与疲劳测试(疲劳测试包括:MTS实验台

7、上测试,在发动机台架上进行疲劳测试和在实车上进行疲劳测试)(4)曲轴前端扭转角位移的测试(实车或者发动机台架)1.2发动机前端附件驱动系统的研发要具有系统匹配设计的理念1.2发动机前端附件驱动系统的研发计算与测试分析物理参数:皮带的弹性模量、张紧轮和OAD扭振弹簧的刚度、皮带的张力等。1.2发动机前端附件驱动系统的研发计算与测试分析测量或计算分析的参数(a)曲轴的转速;OAD皮带轮的转速;发电机转子的转速;(b)ID轮轮轴的载荷,由此可以计算出CS和AC轮之间带的张紧力;(c)张紧轮摇臂的角度以上所用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