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考试培训.ppt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考试培训.ppt

ID:51081441

大小:956.50 KB

页数:39页

时间:2020-03-18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考试培训.ppt_第1页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考试培训.ppt_第2页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考试培训.ppt_第3页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考试培训.ppt_第4页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考试培训.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考试培训.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PPT专区-天天文库

1、第一部分采暖(含小区供热设备和管网)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执业资格考试第一部分采暖(含小区供热设备和管网)主讲:王随林教授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第四章采暖管道水力计算(掌握)水力计算方法、要求:热水系统水力计算蒸汽系统水力计算区别一、水力计算方法、要求:㈠基本计算法:压力损失=摩擦压力损失+局部压力损失比摩阻:局部损失:第四章采暖管道水力计算(掌握)(二)简化计算方法当量阻力法当量长度法第四章采暖管道水力计算(掌握)第四章采暖管道水力计算(掌握)㈢计算要求:⒈管内热媒υ不超过最大允许流速。⒉最不利环路比摩阻值范围:热水80~12

2、0Pa/m⒊系统水平干管末端管径最小值:低压蒸汽DN≥25,其余DN≥20⒋系统总压力损失确定原则,如热力入口资用压力10~40kPa(热水)机械循环系统中ΔP自然计算原则:2/3热水系统各并联环路间不平衡率:同、异、单、双总压力损失附加10%,以备克服未计入的损失。第四章采暖管道水力计算(掌握)二、热水采暖系统水力计算方法原则⒈等温降法⒉不等温降法(等温降法):适用于异程式垂直单系统⒊等压降法:适用于同程式垂直系统三、分户热计量系统水力计算特点计算热表和温控阀阻力计算自然循环作用压力四、计量方式热量表:测用户散热器散热量:测用户热

3、负荷三、蒸汽采暖系统水力计算特点蒸汽管道与凝结水管道分别计算低压蒸汽系统与高压系统分别计算⒈蒸汽管道低压蒸汽系统:按单位长度摩擦损失方法计算,据Q、υ选d;或据ΔPm、Q选d。高压蒸汽系统:采用当量长度法计算,据ΔPm、P汽查d。⒉凝水管:低压:表查(干式、湿式);高压:疏水器前后管径分别确定(开、闭)第四章采暖管道水力计算(掌握)第五章采暖系统散热器型式选择:应符合7方面规定。布置:主要考虑室内温度分布散热器防冻等三方面。安装选择计算方法与类型:F,n第五章采暖系统散热器选择计算:一、计算公式⑴散热器内热媒平均温度tpj:热水:蒸

4、汽:Pg≤0.03Mpa,tpj=100℃Pg>0.03MPa,tpj=ts⑵散热器传热系数K=a(Δt)b=a(tpj-tn)b标准试验测定的值。10片、明装,同侧上进下出。⑶修正系数β1—散热器组装片数(考虑散热器吸收自身辐射份额的变化),n=10:β1=1;n>10:β1>1;n<10:β1≤1。第五章采暖系统散热器第五章采暖系统散热器β2—散热器连接方式修正系数一般情况(柱型、长翼型)Kmax>K>K>K>Kminβ2min>β2>β2>β2>β2maxβ3—散热器安装形式修正系数,明装β3=1,暗装一般β3<1装罩内上部敞

5、开,下部距地150mm,β3<1二、计算类型:系统类型:双管系统,单管系统,单管跨越,单双管统。计算任务:F,n,各层立管温度ti,两种系统K1/K2或F1/F2。第五章采暖系统散热器1、双管系统:求解类型:F=?,n=?,自然循环作用压力⊿P=?特点:散热器进出水温为供回水温度1、双管系统:F计算类同系统自然循环作用压力⊿P=?ΔP1=gh1(ρh-ρg)=498.8PaΔP2=g(h1+h2)(ρh-ρg)=966.5PaΔP3=g(h1+h2+h3)(ρh-ρg)=1434PaΔP上下=ΔP3-ΔP1=935.3Pa1、双管系

6、统:tg/th=95/70特点:各层立管水温不同;立管水温同散热器进出水温计算关键:各层立管水温。各层立管水温求解原理:依据:Q=GCp(t进-t出)G立=G散热器流量一般表达式2、单管顺流系统:则2、单管顺流系统:例:已知:tg/th=95/70℃,h1=3.2m,h2=h3=3.0mQ1=700W,Q2=600W,Q3=800W求:①各层间立管水温。②重力循环作用压力。③各层散热器面积和片数。2、单管顺流系统:解①各层间立管水温②重力循环作用压力:∵ρ3=968.32Kg/m3,ρ2=972.88Kg/m3。℃℃③各层散热器面积

7、和片数:各层散热器平均温度:各层散热器传热系数K:K1=a(tp1–tn)bK2=a(tp2–tn)bK3=a(tp3–tn)b各层散热器面积F:特点:散热器进口温度tsg=立管水温ti+1散热器出水温度tsh≠立管水温ti计算关键:tsh计算原理:热平衡原理Qi=G立Cp(ti+1–ti)Qi=G散Cp(tsg–tsh)=αG立Cp(ti+1–ti)两式相等得:3、单管跨越式系统:当已知散热器进流系数α:3、单管跨越式系统:求:解:4、单管顺流与跨越式比较:各层立管间温度与F求解,同单管顺流:5、单双管式:第六章采暖管道设备与附件

8、一、入口装置与热媒种类、网络用户连接方式等有关二采暖管道系统作用半径控制范围:50~200m。管道安装坡度管道热补偿方法:自然补偿、补偿器。管道敷设方式与支架距离、地沟种类与选择各种阀门放置部位与用途管道保证与排气减压阀:确定减压阀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