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语言习得教案.doc

新 语言习得教案.doc

ID:51115123

大小:207.00 KB

页数:49页

时间:2020-03-18

新  语言习得教案.doc_第1页
新  语言习得教案.doc_第2页
新  语言习得教案.doc_第3页
新  语言习得教案.doc_第4页
新  语言习得教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 语言习得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衡水学院外国语学院教案CollegeofForeignLanguagesHengshuiUniversity课程名称语言习得概论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授课班级2011级汉语国际教育本科授课教师刘云2013-2014学年度第1学期(一)绪论(2学时)第一节第二语言习得的一般概念第二语言习得(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简称SLA,是指人们在获得母语(第一语言)的基础上习得另一种或几种语言的过程。也叫“二语习得”。一、母语与目的语母语指学习者所属种族、社团使用的语言,也称作“本

2、族语”。目的语,也叫目标语,一般指学习者正在学习的语言。二、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第一语言指儿童幼年最先接触和习得的语言,在此后习得的语言就是第二语言。三、习得与学习克拉申(Krashen)认为成人L2学习者有两种独立的语言获得方式,两者在获得方式、心理过程、所获得的知识类型、作用等方面都不同Krashen认为,习得的知识与学得的知识是相互独立的两种知识。学得的知识无法转换成习得的知识。即所谓“无接口观点”。自然习得研究的证据表明,在习得情况下并未发生学习的过程,有时候,学习者可以先学会某个规则,但

3、是并没有习得这个规则。也就是说学习过程并不一定导致习得过程的发生。无接口观点的证据:Seliger(1979)的证据:他让在课堂上让学习者描述一些图片,然后分析这些学习者使用冠词a与an的情况;此外,他让这些学习者陈述关于冠词用法的相关规则。调查分析表明,学习者的实际语言表达与其元语言知识不相关。也就是说,“习得”与“学习”的确是彼此独立的。第二语言习得是指学习者在目的语国家学习目的语。外语习得指学习者所学的语言在本国不是作为整个社团的交际工具,而且学习者所学的语言主要是在课堂上学习的。五、自然

4、的第二语言习得与有指导的第二语言习得前者指在自然的社会环境下以交际的方式获得第二语言;后者指在课堂教学环境中以教学指导的方式获得第二语言。语言能力是一种反映交际双方语言知识的心理语法。语言表达指交际双方在语言的理解与生成过程中对其内在语法的运用。一、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语言学语言学是一个古老的学科,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则是一个年轻的学科。但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从诞生那天起就与语言学有一种天然的联系。随着两个学科的不断发展,语言学理论对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影响越来越大。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也越来越关注语言学研

5、究。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领域,有些理论模式就是建立在当代语言学理论的基础之上的。二者之间这种相互影响使二者的界限似乎有些模糊。尽管如此,我们通过下面的分析,依然可以比较清晰的看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语言学的区别和相互关系。首先,就研究对象而言,语言学家通常把母语者的语言系统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他们所关注的是这种语言系统本身的结构和规律。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者虽然也关注母语系统本身规律的研究,但是,他们更为关注的是“学习者的语言系统”(learnerlanguagesystem)规律的研究。换句话说,二者

6、研究的对象不同。通常,语言学研究以母语者合规则的语言现象作为研究对象。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则以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言系统为研究对象。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语言系统是不符合或者偏离学习者的目的语规则的语言系统。见例句:(1)我吃饭在西苑餐厅。(2)我把飞机坐到我们国家去。(3)我在北京学汉语一个年。通常,我们把这类话语叫做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言偏误”(languageerrors)。那么,我们如何看待和评价学习者的语言偏误?第一,不能用母语者的眼光来评判“学习者的语言系统”。因为这是两个不同的语言系统。各

7、自有各自的特点和规律。第二,语言偏误是学习者语言系统的一部分,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关注的正是这种带有偏误的语言系统。其次,语言学家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者在分析和解释学习者语言偏误的方法上也有所不同。语言学家往往根据母语规则的标准来描写和分析学习者的偏误。例句(1)按照汉语的语法规则,状语通常要放在谓语的前面。产生这种偏误的原因是因为学习者还没有掌握汉语状语的位置。例句(2)通常的语法解释是,谓语动词是不及物动词,不具有处置义。然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者不满足于这种纯粹的语法分析。(1)这种语法分析不能说

8、明上述语法偏误产生的心理过程;(2)这种语法分析无法了解导致学习者语法偏误产生的主要原因。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者主要从学习者语言偏误产生的心理过程、语言产出的策略的角度进行分析。例句(1)状语位置的偏误可能涉及学习者母语迁移的心理过程;例句(2)和例句(3)可能涉及学习者目的语规则的泛化的心理过程。此外,上述两种心理过程还反映了学习者的言语加工策略。第三,语言学家和第二语言学习者研究目的不同。上世纪80年代乔姆斯基提出的“原则与参数”(principlesandparameters)理论成为语言学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