淤泥清理方案.doc

淤泥清理方案.doc

ID:51150587

大小:3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19

淤泥清理方案.doc_第1页
淤泥清理方案.doc_第2页
淤泥清理方案.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淤泥清理方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新牌坊~郑家院子区间隧道明挖段地表淤泥清理方案一、工程概况1、线路走向新牌坊~郑家院子区间地下隧道,属重庆轻轨三号线一期工程新牌坊~郑家院子区间隧道及郑家院子车站工程的组成部分,位于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右侧空置地块内。线路斜穿红锦大道在加州乐园前右转下穿深沟浅埋地段。新郑区间设计为两条小净距单洞单线隧道。起止里程为SK14+753.67~SK15+647.25。全长893.58m。下穿深沟浅埋地段线路里程为SK14+753.67~SK15+113段(此地段属中渝地产公司地块,至今未进行开展)。埋深为5~9m。2、场地现状SK14+75

2、3.67~SK15+113段位于深沟地段,地表标高较周边低,形成一汇水区,经调查有多股长流水流入施工区深沟内,场地内无外排水系统。此地段表层地质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地表设有水塘5处,水田多处,地表因长期浸泡形成1.5~5m淤泥层。详见新郑区间水塘水田平面图。整个场地上层覆盖5~15m回填土及粘土层(其中鱼塘及水田地段上覆有1~5m淤泥层),下层伏岩为风化砂岩及泥质砂岩层。3、设计方案SK14+753.67~SK15+113属浅埋段,围岩稳定性差,成洞难度大,采用明挖放坡法施工,边坡采用锚喷网支护,放坡开挖。二、地表积水处理方案地表西北

3、高东南低。由西北起,东南止,挖机挖筑一条临时排水沟(临时排水沟结构尺寸为1m×1.5m),引排地表积水,在水沟末端修筑一临时汇水池存水。经沉淀处理后,由抽水泵抽排至市政污水管道内。三、地表淤泥清理方案比较1、地表淤泥范围及深度淤泥面积约15000m2左右,其中水塘面积5000m2;水塘淤泥层深2~5m,稻田内淤泥深1.5~3m。2、地表淤泥清理方案1)淤泥清理工程特点①淤泥层含水率较大;深度较深;面积大。②淤泥范围内机械无法进入。③淤泥直接装车后,易泄漏,造成道路环卫污染。2)淤泥处理方案第一种处理方案:淤泥范围外四周挖降水沟,降低淤

4、泥含水率,然后采取挖机直接装车外弃法。此方案优点:施工简单,投资费用低。此方案存在如下弊端:①需要工期长。②受天气影响大。③机械无法进入施工区,地表积水临时排水沟无法采取机械作业,消耗人工工天多。④由于距市政排水系统较远,外排水较困难,且为长流水,水量较大,排水需要24小时进行,采用本方案将增加较大的投资。第二种处理方案:采用机械由外向内逐层翻晒方案外弃。此方案优点:施工简单。此方案存在如下弊端:①晾晒时间长,工期长。②受天气影响大。③需要作业场地大。④机械无法进入施工区,地表积水临时排水沟无法采取机械作业,消耗人工工天多。第三种处理

5、方案:淤泥范围内抛填块石混合料,降低淤泥含水率,采用挖机直接外弃。此方案优点:受天气影响小;可随拌随外运,工期短;便于机械操作;操作简单。此方案存在如下弊端:投资费用较前两种大。结合工程工期紧及重庆地区多雨天气状况,前二种处理方案不可取。四、地表淤泥处理方案采取抛填块石混合料,降低淤泥含水率,由机械直接装车外运。由机械车辆运输块石混合料至施工场地,挖机向淤泥内抛填块石混合料,由施工便道一侧向另一侧逐渐填筑,当块石混合料高出淤泥表面0.3m时,用挖机反斗压实,压实度达承载机械操作程度即可。抛填处理完毕后,由挖机分层开挖,直接装车外弃。分

6、层高度以1m为佳。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市轨道交通三号线一期工程项目经理部2008年3月8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